新华社哈尔滨9月16日电近日,黑龙江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全省215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占城镇居民家庭20%的低收入家庭,由一季度的"入不敷出"已转为略有结余。但由于受燃料上涨和医疗支出增加的困扰,低收入家庭出现银行存款下降取款大增的现象,低收入家庭生存艰难状况仍未改观。
调查显示,二季度,全省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4.73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00.78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消费性支出13.95元。但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期增长率仅为0.87%,依然落后于全省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6.42%。
据了解,收入增长缓慢是一个长期困扰低收入家庭扭转生存状态、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一方面,低收入家庭成员所在企业大多效益不佳,家庭成员工作没有保障,下岗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所在企业的不景气,所从事工作大多报酬较低,使低收入家庭工薪收入下降,二季度低收入家庭人均工薪收入为581.58元,较上年同期降低了7.25%。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低收入家庭人均存入储蓄款由上年同期的56.64元降至52.42元,下降7.45%;同时,人均提取储蓄存款由去年的84.26元增至153.20元,增幅高达81.82%%。储蓄款的下降和提取存款的增多意味着低收入家庭用于预防疾病等突发事件和教育等长期投入的"准备金"减少,从长期上看,低收入家庭生活缺乏保障。
专家分析,由于低收入家庭收入有限,可用于消费的资金明显不足,不得不把资金重点用于家庭生活的急需上,低收入家庭消费结构长期扭曲。二季度,低收入家庭人均居住支出增长23.51%%,其中99.91%%的增长源自购买煤炭以及除石油液化气、煤气外其他燃料的支出;另外,由于低收入家庭中老、弱、病、残人口较多,医疗保健支出一直占家庭支出的较大比例,二季度,低收入家庭医疗支出增长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