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采摘成了初秋的生活享受 哈尔滨人享受丰收的快乐
2005-09-19 08:51:28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贾大雷 薛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9月19日电 哈尔滨人喜欢郊游,特别是盛夏的松花江、太阳岛是每年必游的“常规项目”。而今年,采摘成了初秋的生活享受,举家来到田间地头,感受自然的恩赐,享受秋收硕果是何等的美妙!采摘带给我们的感觉不仅仅是回归自然的气息,重要的是那一份真切而原始的收获。这种收获在这个季节表现得格外直接、简单,那就是直接获取胜利果实,省却了播种、耕耘、剪枝、护果等无数繁杂的劳动,人们只需要进入果园,伸伸手,胜利果实就来了。虽然这仍要比在摊贩、超市中来得艰难些,但可以更真切地拥有成就感,并有着随意选择的主动权。

  这个夏末初秋,人们将采摘进行到底,从蔬菜到瓜果,每个主题都让人心动。从摘西瓜、香瓜,到豆角、黄瓜,直至沙果、葡萄五花八门的采摘各有各的滋味,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适合的去向,将秋天的果实带回家。

  采摘“摘”下的是感觉

  金秋九月,丰收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园主们殷切地等待游客的到来,香喷喷的农家饭、纯朴幽静的农家小院,让久居都市的人们在这里放飞心情,采摘健康,享受自然的乐趣。

  一头扎进果林,大口呼吸着那满园的果香,扯下坠满枝头的新鲜果实,小心地把果子放到篮里,性急的干脆把那新鲜欲滴的果子塞进嘴里大快朵颐……这是哈尔滨市群力乡一家生态休闲度假村推出采摘游的一幕,这个场景在哈尔滨市的许多果园里,已经成为了最普通的画面。

  据了解,近年来哈尔滨市的观光采摘游方兴未艾,各种采摘活动精彩分呈,到西瓜地里摘瓜,到农业生态园里采摘应季蔬菜,到果园里收获满枝的硕果,不仅使产地车水马龙,也给主人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摘农家果,已成为旅游的新热点。依托青山绿水、稻田水塘、桑林果园、山坳水库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发出的园林植物观赏、农耕文化、水果采摘、农家餐饮、垂钓娱乐等旅游活动,成为都市人近郊旅游的新路线。

  双休日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体验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吃上一口日思夜想的农家菜,对于过惯了繁忙的城市生活的都市人来说是难得的好滋味,入夏以来,哈尔滨市多处农业游景点宾客盈门。“蓝天绿水,如诗如画,满园林果,花开飘香,这是来自广东的游客张明修在游过哈尔滨市的农艺园后的心境,他说,到乡间走一走,就会甩掉一身的疲惫,哪怕在一大片地里只摘到一个红柿子,也会乐得像孩子一般,这就是到农村来要找的感觉。

  据了解,黑龙江省各大旅行社今年接待“农业游”的游客大大多于往年。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集吃、住、行为一体的“绿色农业观光游”特别火爆,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团组出发,参游人数达50多人。由于“农业游”所独具的魅力,许多旅游爱好者也参与其中,特别是一些家长用心良苦,让长时间生活在城市里“五谷不分”的孩子到农村走一遭、开眼界、受教育,让采摘成了增长见闻的课堂。

  采摘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旅游搞活了我的果园。”哈尔滨市群利乡一家旅游观光园园主滕先生说,他刚建这个以沙果、苹果为主的大果园时,没有去想太多的生意出路。他认为,有小贩子来拿货就行。由于哈尔滨的气候比较滞后,小贩子在他这儿取走的货,要么不及时,要么量较小。这时候有人建议他走旅游观光这条路,借旅游这块跳板激活“果园经济”。于是,他把自己的果园逐渐打造成了一个较有档次的旅游观赏园。每年7月至9月,他与哈尔滨市许多旅行社主动接洽,将住宿、美食与采摘结合在一起,让旅行社的团队游客感受到采摘的乐趣。许多市民也陆续来到这里采摘果蔬,乐得老滕合不拢嘴。他说,每年的收成,主要在旅游团队上,小商小贩采货只占1/3。从收入上看,一年比一年赚得多,旅游采摘这条路,他是走定了。

  类似藤先生的经历也出现在哈尔滨市许多周边的果农身上,哈尔滨市各郊区的果农纷纷调整自己的种植结构,主打采摘经济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自己的果园,促进水果的经济增值,火热的旅游市场,也拉动了“采摘旅游经济”。

  采摘旅游需要个性化市场

  最近,在哈尔滨市近郊农村举行的葡萄采摘节和李子节里,市民不但可以亲手采摘品尝瓜果,还可以感受农家小院生活、享受秀美田园风光。“远看像水库,近看像瀑布,走近原来是一片塑料布”,从这句玩笑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松北区万宝镇葡萄王国的壮观,在为期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游客可以亲手采摘27个品种的世界名品葡萄,品尝农家自酿的葡萄美酒。

  无公害李子一直是道外区团结镇石人沟村的特产,去年他们将李子注册成“石人沟”品牌,在正在举行的第二届李子节上,市民同样可以亲手采摘,体验另一番田园风情。同时,哈尔滨市近郊的农民也打起了旅游采摘牌,他们选择交通便利的村口、路边种植特色果蔬吸引城市人来这里采摘,采摘旅游已经开始升温。

  据市旅游局有关方面介绍,采摘游这种老少咸宜,适合举家出游的方式,自去年起,在哈尔滨市渐渐升温。旅游部门把采摘游作为夏季旅游市场的重点,不仅解决了季节性水果的销售问题,又激发了游客的兴致,让旅游向农村的田园风光和生产场景拓展。同时采摘游的崭露头角,也说明当前人们对旅游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

  如今,游客出游的目的不再光是采摘与品尝,而是希望更自由、独立的形式。如何让采摘游永不过时呢?一家休闲度假村的负责人表示,以往以采摘为主题的旅游,内容太单调,现在人们更热衷于休闲游,“因此,农场果园里的度假休闲应当放在首位”,他的度假村增加了吃农家菜、垂钓等其他参与性活动,让游客有一个全方位的新感觉。

  当然,适合驾车出行的采摘游,为当前热衷于自驾游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个性化服务。但尝鲜后的游客已不再满足单一的采摘形式,他们更希望在大自然中得到更好的放松,比如根据各自需要,参加其他的休闲活动。哈尔滨市的许多农业园已经意识到了市场的变化,不断地加大投入,以苹果、桃子等水果为载体,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把农业和旅游、文化和休闲有机结合,推出的“葡萄节”、“李子节”正说明了这一点。品新鲜水果,看美景,以旅促农,农旅结合,不仅拓展了休闲旅游区、生态休闲山庄等景区的接待空间,而且,帮助农民增加了果蔬的附加值,推动乡村旅游业态的发展,实现农业、旅游双丰收。

  当然,要把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做起来,并且做大、做强,还需要管理方在开发休闲、观光游农业基地时,请专家规划设计,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发展特色农业,为旅游打下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