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模特大赛公正何在?模特经纪人揭秘模特赛内幕
2005-09-21 14:57:36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申志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1日电 黑龙江一直被称为“培养名模的摇篮”,从最初的摸索阶段到而今的霓裳艳影极度繁荣,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制造出了像段呈凤、赵晨池等一夜成名的灰姑娘故事,也爆料出很多“家长怒揭黑幕”、“模特大赛暗箱操作”等负面新闻。

  据记者粗略统计,今年哈尔滨已经进行和正在筹备中的大大小小的模特大赛、选美大赛就有14场之多。这些赛事中就不乏鱼目混珠者,个别赛事往往是临时搭个草台班子,大赛的口号通常是“圆你明星之梦”之类,“为北京总决赛选拔人才”等等口号,很多是今年办明年消失,不规范、不专业的比赛。

  在“2005年度林都伊春东北三省十大职业模特评选”活动进行之际,模特业的公平与黑幕又成为时尚圈的话题。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级模特经纪人李书昆和2004全国十佳服装编导王觉文及业内多位资深模特,旨在拨开模特圈的是是非非。

  模特赛事“猫腻”多

  李书昆是位于青年宫的哈尔滨新丝路职业模特学校负责人,曾连续六年策划举办《黑龙江职业模特选拔大赛》,成功包装推广出包括段呈凤、原媛、赵晨池、莫万丹、赵京南等在内的十几位享誉海内外的中国优秀职业模特。他就模特圈的一些纷纭迷雾给了我们一些解答。他认为众多的模特大赛、选美大赛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由于哈尔滨市目前的时尚产业还欠发达,今年这些大赛的举办者到企业拉赞助的计划大多并不能如愿,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他们就打起了收选手报名费的主意。从报名到初赛、复赛、半决赛、总决赛是层层收费,每环节几百,加起来就是几千。而事实上任何一个专业的模特赛事,聘请专业的评委一次的选拔赛就可以了。

  李书昆总结此类大赛的特点是:第一,首届,比如叫“中国广告模特大赛”就举办了三次,三易其主,都是首届;第二,组委会地址在某宾馆或为了更有说服性利用某新闻单位场所;第三,他们会告诉你是受某某全国或世界组织的委托。然后打出几个与模特毫不相干的某某明星的幌子。你参加,你就会成名,送去外地发展等等。而事实上这类选美赛事,只是那些举办者敛财的工具,别说你获的是什么黑龙江分赛的什么奖,就是最后得个全国的冠军,也不会被模特行业内所认可,除了你本人和家长去炫耀之外,所评出来的奖项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专业的模特赛事,目的是挑选为自己所用的模特,是从不收报名费的。

  今春,15岁的女孩可可在报纸上看到“×××××世界选美大赛”的消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于是,并不清楚什么的她,先是交了300元报名费,接下来的结果是一次次的收费,越陷越深,最后是几千元钱进去了,什么也没得到。身高1.78米的明明凭借身体优势成为某选美比赛的季军,获奖后的她发现举办者只是一个非模特专业的文化公司,根本不具备模特后期市场运作的能力,他们拿什么圆自己的“明星之梦”?失望的明明拿着不被专业人士认可的奖杯,只好重新来到职业模特学校锻炼自己,等待下一次更好的机会。

  那么哪些比赛具备专业性质,又是被模特行业内认可的模特赛事呢?李书昆认为,目前在中国举办的模特赛事按照性质大致可划分为四类。一是模特行业举办的专业模特赛事———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每年一届的“中国职业模特大赛”和“中国模特之星大赛”;二是由强势媒体举办的模特赛事,比较典型的是“CCTV模特电视大赛”;另一类就是由专业模特经纪机构承办的模特比赛,比如北京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承办的“三亚新丝路模特大赛”,和由哈尔滨新丝路职业模特培训学校每年举办一届的“黑龙江职业模特选拔大赛”,这些赛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多年的运作已经形成了完整、成熟的操作机制和资源群落。还有一类就是选美类型的比赛,这些选美活动随着在发达国家的逐渐被冷落,近年开始在发展中国家频频举办。事实上,选美和模特比赛是截然不同的,世界性质的选美不仅是很强调选手的身材条件,更强调选手的学历等综合素质,获奖者无一例外是本科以上学历,有一定的社会成就。二十岁以下的孩子参加选美,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谁在“暗箱”大赛?

  所谓模特大赛中的“暗箱”,服装导演王觉文表示,这需要区别地来看待,“暗箱”操作一般由模特大赛的承办方进行,专业的模特赛事不同于选美,专业的模特赛事其实就是模特机构自己在选需要的模特。由谁来决定,表面上看是模特机构或是评委,其实本质是客户,因为评选出来的模特市场运作面对的是客户。那么,谁又最了解客户的需要,只有模特经纪机构或经纪人。假如大赛上都是1.78米的职业服装模特,而市场需要一些长得漂亮、能拍广告的模特,因此大赛评比时,模特经纪机构自然要给这样的选手一个更好的成绩。

  说白了,专业的模特大赛都是模特机构为了自己选拔模特而组织的活动,是一种公司的商业行为。而每次选模特的决定权也是在承办单位,它不是对社会的一项公益活动,它也不需要向公众征求意见。而选美赛事本身就是一项打着社会公益活动,慈善的招牌,显示的是对社会的公平性。

  无论是专业模特比赛还是选美,专业模特公司的操作,是保证比赛权威的前提。服装导演王觉文解释,为使比赛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得到更为广泛的宣传推广,增加社会对大赛的关注程度。承办方都要邀请由超级名模、著名服装设计师、资深经纪人和传媒权威人士来做评委工作,权威的评审团保证了评判的专业和公正。而前不久,哈尔滨举行的一场汽车模特大赛评委之中竟然出现了饭店老板、保安队长、研究焊接的、贩卖粮食的……简直就是一场闹剧。更有甚者,歌厅老板给了钱,于是比赛的场地也就设在了娱乐场所。

  不尽人意的是模特吗?

  “黑龙江不是没有优秀的模特,而是没有优秀的模特经纪人。”李书昆认为,现在国内经纪人一些是模特出身,有的是半路出家入行的。他们缺乏超前的管理观念和必备的商务运作技巧。“模特经纪人的自身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带出一流的模特,更不要说走上国际舞台了”。

  有的模特经纪人不是去认真发掘、培养和推广模特,而是挖空心思采用称兄道弟等手段去笼络社会野模,或利用请客吃饭给回扣等手段拉拢客户,这样的状况只能是影响模特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只是去指责模特的素质,其实我们更是要去研究一下模特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应该说首先要提高的是,包括模特经纪人在内的模特从业人员的素质。

  另外,目前黑龙江的模特演出市场混乱,真正形成自己的经营管理规模的管理机制的比较少,模特的代理制存在问题。国外模特的演出报价、包装等方面都与公司有合约,公司会按照合约跟客户谈判收取费用,纳税后,公司拿一部分,其余归模特。而国内许多散模根本没有纳税的概念。李书昆还谈到,模特经纪人和制作编导是两种不同的职业,不能都把他们混为一谈,目前黑龙江省的专业制作编导更是无几。

  职业模特呼吁自律!

  模特是什么?在西方文字中,模特是模型,它起源于服装的推销展示活动,近代逐渐演变为“活动的衣架”。究其根本,无论是服装演出还是拍摄广告,主体一定是产品,而非模特本身,国家纺织部门和劳动部门以将模特划归为一种为服装服务的职业。而有些娱乐场所为招揽生意,招揽一些所谓的“野模”,在夜总会表演,而事实上这和职业的模特行业无任何的关联,无非是借用“模特”来招揽生意而已。一切脱离“活动的衣架”这个概念,以自身在舞台上的表演而为观众欣赏为目的的,也就叫不上“模特”。

  多年从事模特行业的资深人士李书昆就混乱的模特市场通过记者呼吁:龙江模特行业还是初级阶段,需要政府的扶持,需要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更需要建立真正能代表龙江模特行业水平的专业、权威的行业管理机制;提高模特从业人员经纪人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模特修养素质的前提;中国的模特行业目前还只是一个朝阳行业,市场空间还有限,过早地放弃基础学业,把模特作为中专性质的普及教育不妥;非专业的选美赛事,即便是你取得成绩,实际意义并不大,它会影响你的工作或学习时间;霓虹闪烁的T型台固然充满诱惑,但最终能走上去的人就是百分之几,而事实上想成为超级名模更是难上加难。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