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维护个人利益防止亲人反目 冰城遗嘱公证增长三成
2005-09-23 05:50:2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3日电 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市公证处了解到,从2005年年初至今,哈尔滨市公证处所办理的遗嘱公证有175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遗嘱公证呈明显递增趋势。

  一周前,哈尔滨市公证处来了一位最年轻的办理遗产公证业务的市民。今年28岁的崔先生在得知自己已经是癌症晚期患者的情况下,把自己立下的遗嘱进行了提前公证。崔先生说,他在遗嘱中把个人的全部财产都留给了自己唯一的女儿。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妻子还很年轻,也有固定收入,经济有保障。而如果妻子再婚,孩子的新爸爸不一定会很好地对待自己的女儿,出于对孩子的考虑,他才对遗嘱公证的。

  据哈尔滨市公证处的邓主任介绍,一切私有财物都可以进行遗嘱公证。但目前人们要求进行遗嘱公证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私人房产上,只有一小部分是其他各类私有财物。以往每年进行遗嘱公证的都不超过20件,来办理遗嘱公证的大多数是文化素质较高的老年知识分子,其中大多数属于临终前急于交待后事的情况,要求公证的也只是房产,而且需要公证的多是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大额房产。而现在,办理遗嘱公证的人增加到每年近200人。不仅有90多岁的高龄老人,还有许多年轻人也办遗嘱公证,其中年龄最小的才28岁,他们多是体弱多病或是经常出远门办公的。办理遗嘱公证的内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大面积的房产,公证的房产中面积从最大的400平方米到最小的23平方米不等,有的连简单的家用电器也要公证,涉及的金额较小。这在以往是很罕见的。现在办理遗嘱公证的人群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新特点,数量上逐年递增、在年龄上日趋年轻化、男女结构上女士逐渐增多、文化水平层次不等。出现遗嘱公证数量激增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鉴于以往因遗产指定不明而造成家庭成员间反目成仇的事例有所增多,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主张个人利益的意识在不断提升,许多人不再认为提前办理遗嘱公证是忌讳,而是一种对家人对自己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婚姻因素的不稳定,再婚率较以前有所提高。关于老年人遗留财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牵涉的不仅仅是一家人的事。为预防日后不必要的财产纠纷,老人生前办理遗嘱公证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最后,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进行公证的内容,日后如果又觉得不妥,是可以随时变更或撤消的。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