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6日电 “十一”长假又将来临,如何度假难免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不论是出于对长假的热切期待,还是受身边气氛的感染,许多人都开始变得兴奋、焦躁、慌乱起来。长假过后人们重返工作岗位时的种种不适,被有关专家称为“节后综合征”。近来专家发现,其实节前,不少都市人已经表现出心慌意乱、焦躁不安等现象,在不知不觉之间患上“节前综合征”。
节前的特殊状态
使人向“节前综合征”靠近
要放长假了,整整7天,可得充分利用。节前从心理到行动上的特殊状态,让都市人一步步向“节前综合征”靠近。
离长假还有一周,公司职员孟女士就已经接到好多个同学以及亲朋好友相约节日聚会的电话,而每天单位同事见面更是以询问节日安排代替了日常问候。孟女士说,几乎人人都在谈论长假,自己也身不由己地跟着兴奋起来,白天工作时精力不集中,晚上也总为节日聚会的地点和着装费心思。
半个多月以来,银行职员刘先生则是几乎每天都要应对不同旅行社的“问候”。由于他前几年曾趁着假期出游几次,一些熟识的旅行社或导游便主动给他打电话,推荐今年黄金周的“黄金线路”和“黄金价格”,弄得本来没有出游打算的他活了心,开始比较起价格和线路。
不同于刘先生的被动接受资讯,在某机关工作的马小姐却是主动查询报纸广告,看哪家商场长假期间店庆酬宾,哪个品牌换季促销,并且还和几个女同事一道结盟团购,争取更大的折扣。马小姐说,虽然单位前几天刚开过会提醒大家安心工作,但好像越来越多的人都随着节日脚步的临近而“心里长草”了,更何况,单位的领导也在张罗着给大家发点儿节日福利、和关系单位搞搞联谊,所以要说“上上下下,人心不安”,也不能算太夸张。
“节前综合征”
缘于对节日的过高期望
调查显示,都市白领是“节前综合征”的高发人群。病症的出现,在于白领人士平日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很大,因而对节日的休闲娱乐活动期望过高。一些人希望借助7天长假,最大限度地释放日常压力,慰劳疲惫的身心。过高的期望带来过分的重视,所以才会节日未到心思慌乱。专家提醒,当节日被赋予过多的附加意义时,人们将无法充分享受节日的自然乐趣,并会影响节前的工作和生活。都市白领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在节日来临之际保持平常心态,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身心健康。
避免节日心理失衡
从“节前稳心”做起
节前兴奋、节中狂热、节后懒散,这些都属于节日心理失衡的病症表现。专家指出,避免节日心理失调,从“节前稳心”做起。
“节前稳心、节中安心、节后收心”,“三心”之间,关系密切。以往人们更多地强调“节后综合征”对工作的影响,其实,要想避免“节后综合征”,应该在节前就开始调整好心态。而对于假期活动的安排,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以休息为主基调,吃喝、游玩、家务都要适度。另外,在此提醒白领人士,节前的松懈和节后的懒散,领导都会看在眼里,这会令你在其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长假前后的工作还应该努力做好,毕竟,生活漫长、节日短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