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分户改造怎样才能两全其美
2005-09-28 09:36:3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胡占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9月28日电 在27日召开的哈尔滨市供热动员大会上,哈尔滨市将最低室温标准提高到18℃,这标志着哈尔滨市的供热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供热工作质量,近年来哈尔滨市全面进行供热体制改革,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并通过供热系统分户改造,着力解决热费收缴难等供热顽疾,努力为广大市民烧热暖屋子。

  在分户改造过程中,市供热办提出多种改造方案,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要求同一单元居民八成以上同意才能实施改造,要求分户改造施工应实行公示制等。在推进过程中,大多数供热企业选择了穿墙跑管的单户循环改造方式。因对居民家居环境造成影响,一些居民对此种改造方式很有意见。那么,分户改造这样的好事,怎样才能做到既顺利推进,又让百姓顺心满意?记者就此采访有关方面,请他们谈了各自的意见。

  市供热办提出三套可选方案

  专门推介新型技术

  在分户改造之初,为了推进分户改造的顺利实施,市供热办对既有住宅改造提出三种方案:一种是在公用走廊安装锁闭阀、穿墙跑管的单户循环方式;一种是在室内管线上安装锁闭阀、不用穿墙跑管的方式;一种是每个单元整体安一个锁闭阀的方式。供热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选择其一。

  为了把分户改造对市民家居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市供热办积极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法。今年4月27日,市供热办专门召开一次推介会,推荐在室内使用自动锁控制阀的新技术。此种改造方式不用穿墙跑管,只需在室内管线上安装锁闭阀即可,且不占用走廊空间、施工简便、成本低。经过实践检验,这种方法因为对家居环境影响最小而受到居民欢迎。

  供热企业增加管理工作难度

  新技术不符合需求

  据了解,哈尔滨市现有供热企业400多家,已经进行分户改造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米。但采用在室内安装锁闭阀方法的只有两个小区、900余户。

  对于新技术推广进展缓慢的问题,市供热办科技处负责人认为:一种产品是否能得到推广,要由市场说了算。选择哪种改造方式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市供热办只能推荐,而不能强制实施。

  哈尔滨锅炉供暖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供热企业,我们只能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产品,有些产品可能有很多优点,但与我们的需求不符合。

  哈物业供热集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说明了室内安装锁闭阀方法的几个弱点:无法实现分户计量、分室温控;供热前要进入居民家开锁,工作量太大;锁闭阀在室内,不容易管理。而且目前进行的分户改造多数是与管线改造同步进行的,很多老楼的热网已经老化,必须进行更换。企业大多是在更换管线时,顺带着进行单户循环式分户改造。如果换完管线再在室内安装锁闭阀,成本反而高了。

  供热专家当务之急是烧热屋子

  改造方式不应一刀切

  市供热办推荐、老百姓满意的改造方式,为何在推广时却进展缓慢?市政协委员、多年从事供热研究的徐志滨分析认为,部分居民对穿墙跑管改造方式有意见的深层原因在于,改造方式的选择由供热企业单方面决定,老百姓虽然是最终用户,但没有选择权。

  就供热企业提出的室内安装锁闭阀的改造方式不能实现分户计量的问题,徐志滨认为,分户计量虽是一种方向,但全面推开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有些老房子可能等不到分户计量就要拆迁改造了。而哈尔滨的当务之急是先解决热费收缴问题,把居民的屋子烧热了。

  市专顾委专家王焕富认为,就目前来说,老百姓的需求就是住上暖屋子,供热企业的需求就是顺利收到热费。在室内安装锁闭阀等改造方式,恰恰能通过较低的投入,达到企业受益、百姓满意的目标,甚至可以只对缴费信誉不好的用户安装锁闭阀门,可进一步节约成本。

  就新技术可能给供热企业加大工作量和不容易管理的问题,多次就供热工作提出议案的市政协委员马云燕认为,这些管理责任本应是由企业承担的。像煤气表、自来水表等,多安装在居民室内,多年来在管理上一直很顺畅。其实,供热开始时每户开锁只需要很短时间,相对于它给收费工作带来的好处,企业还是划算的。

  记者采访的供热专家普遍认为,分户供暖政策是好的,但在具体操作上,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在确定改造方案前,一定要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同时,改造时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应采取多种方式区别对待:对从不欠热费的老楼,可以不分户改造;对管线没有老化、无需更换管线的楼房,应该避免穿墙跑管,而应采用对居室环境影响较小的改造方式。关键是要在审批时把好关,充分考虑到居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尽可能地把施工对居民家居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促进分户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