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9日电 题:聚焦哈大齐工业走廊·潜力篇:“绝版题材”哈大齐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个充满深情的比喻:哈大齐工业走廊是一个绝版题材,如此广阔的土地和雄厚的装备工业基础,是在任何其他地区都无法找到的罕见资源。
这一点毫不夸张。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区位、资源、产业、交通、科技和人才优势,使这一地带的竞争优势陡然飙升。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优良发展环境和各项优惠政策,更使这一地区成为投资的沃土。
有海外媒体宣称,继中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区域三大经济区后,东北“哈大齐工业走廊”是中国建设的又一重要工业经济发展区,是振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
关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种种设想在四处飘散。哈大齐工业走廊正散发着诱人的光辉,释放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潜能。
天时———内外环境皆宜
国内环境:哈大齐工业走廊内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石化、食品和医药等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市场机遇,与全国新一轮增长热点吻合
国际环境:俄罗斯经济走上增长轨道,将有利于哈大齐工业走廊更大范围地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哈大齐工业走廊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发展带,置身于优良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中,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信心更足了。
国内环境十分有利。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对粮食主产区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国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新一轮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高增长阶段,重化工高增长阶段至少要持续8 10年。我国产业结构进入快速调整时期,重化工业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哈大齐工业走廊内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石化、食品和医药等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市场机遇,与全国新一轮增长热点吻合。
我国经济增长受土地、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日益明显。哈大齐工业走廊意欲在一个产业基础雄厚、资源富集、能源充足的地区拔地而起,因此,吸引外来投资和产业集聚的优势更加突出。
国际环境同样顺风顺水。
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特点,不仅一些重化工产业,而且某些针对我国市场的研发机构也在转移。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诱惑力。振兴战略无疑使更多的国外客商将发展的眼光瞄向这片黑土地。老工业基地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看周边地区,俄罗斯经济走上增长轨道,与我国经贸科技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将有利于哈大齐工业走廊更大范围地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加速发展,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以高新技术为引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地利———区域优势乍现
产业基础:哈大齐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已经形成了以装备、石化、食品和医药等四大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基础
人才资源:位居全省前列的科技人才实力,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土地资源:三市之间有大量的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可供开发建设
尽管哈大齐工业走廊尚处于初创阶段,但仔细审视这一地带的基础条件,足以让人感受到这一地区振翅腾飞的实力。哈大齐工业走廊彰显着令人瞩目的区域优势。
雄厚的产业基础令人侧目。哈大齐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在280余公里的距离内,有三座大中城市,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装备、石化、食品和医药等四大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基础。这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下一步的产业发展铺就了一块坚石。
较强的科技人才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无法估量的智力支持。我省是蕴藏人才资源的富矿,而哈、大、齐三市更是集中了全省众多的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现有普通高校40所,占全省的72.7%。位居全省前列的科技人才实力,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如果三市的人才、科研优势整合起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区域内的科技创新能力、组合能力和发展能力,而且可以降低高额的研发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丰富的土地资源是有效载体。三市之间有大量的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可供开发建设。在全国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从严控制建设用地的大背景下,为缓解我省加快发展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发利用我省西部地区大片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批准了《黑龙江省哈大齐地区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提供了先决条件。
交通便利。滨洲铁路、绥满公路贯穿全境,与同三、明沈、京加公路和京哈、通让、平齐铁路及哈尔滨、齐齐哈尔机场共同构成了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密集的交通网络大大压缩了哈大齐之间的时空距离,基本上形成了以大庆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带。仓储运输业也比较发达。
有专家认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只要经过扎扎实实的努力,即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这一地带便可以成长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抓住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是抓住了我省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勿庸讳言,由于受历史的、自然的原因和现有体制机制的影响,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仍面临着一定的制约因素。比如说,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区域配套协作能力弱;启动区基础设施还很薄弱;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能力弱等等,但这些劣势恰恰蕴藏着深度开发的潜力,它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目前,工业走廊的各类启动园区均已进入开工建设或完善配套阶段,工业走廊日益成为国内外客商的投资热土。
人和———倾力打造和谐走廊
营造发展环境:抓好软环境建设,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开发人力资源:广泛吸引海内外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来哈大齐工业走廊创业
面对着更多新经济巨人的崛起,地处偏远的黑龙江,惟有以更加真诚的合作姿态和更加努力的工作热情,才能吸引更多的“候鸟”落上枝头。
目前,全省上下正在着力打造吸引“候鸟”的优良环境。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美好蓝图正在一笔笔绘就。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我省专门成立了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总结推广经验等工作。有关市和省直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则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解决工业走廊资源一体化配置及开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一项项优惠政策令投资者怦然心动。在用足用好国家现有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等重大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若干政策,借鉴先进省区经验,对进入哈大齐工业走廊投资兴业的投资者在用地、财税、科技、投资及其他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在创造硬件环境的同时,抓好软环境建设,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改革用地审批。适当下放规划范围内项目用地审批权限,用地审批工作主要由国土资源、发改委、经委、城市规划、环保等部门采取联合预审方式,按照规划审查、产业准入、项目布局和集约利用控制等程序一次性完成。对确实需要占用的少量农用地按国家现行规定报批。
加大招商力度。招商引资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重要手段。
拓宽融资渠道。抓住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发挥政府信用和协调功能,加强与区域内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积极探索利用多种融资方式,吸收国际、国内金融机构进入,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做好开发人力资源工作。
哈大齐工业走廊如同一驾巨型马车。政府现在已经伸出了手,有力地推动它启动。作为市场和创新主体的企业,则需要紧紧抓住市场那另外一只手,迅速转动起来,在两只手的作用下,哈大齐工业走廊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
相关链接
沈大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正加快建设
沈大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是指以大连为龙头,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营口、辽阳、铁岭等9个城市。其综合经济实力雄厚,土地面积占全省62.6%,人口占70.4%,地区生产总值占9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6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81%,城市化水平较高。区域内有2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12个县级市。
有关人士认为,建设沈阳大连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东北振兴大局。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编制沈大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加强区域规划协调。二、抓住双重机遇,充分运用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优惠政策。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内产业布局。四、整合区域资源,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六,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和工作载体,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近几年,哈航集团公司以飞机、汽车、机电、发动机等几大系列产品抢占市场。图为中意汽车生产线上,工人在安装汽车尾门线束。
尤志强 郭俊峰 摄
哈航东安发动机生产线。郭俊峰 摄
日前,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外又签约17台套发电机组,签约的国外项目是印度竹兰电站6台39兆瓦灯泡式水轮发电机,这是该公司首次打开印度发电设备市场的大门。图为哈电机厂水电分厂生产车间。丁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