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9日电 上下班高峰交通堵塞、周末购物要排队、黄金周出游价高拥挤……时下,为了避开人流高峰时段的拥挤生活,哈尔滨一些市民开始尝试变通的生活方式——“错时”作息。“别人上班我休假、别人出游我上班、别人购物我锻炼。”如今,“错时”上班、“错时”旅游、“错时”购物等错开时间的生活方式,让市民不但省时省力还省钱。
“错时”购物实惠多多
每个周末、节假日,都是市民购物的高峰期,有些热门店内还出现排队买东西的现象,所以这时消费者要想讲价打折很难,而往往过了周末,各店家的生意就突然冷淡了。为此,有些店外贴出了“本店每周二打八折”、“店内物品周一至周五,九五折起”的广告来提升销售量。哈市一些聪明的消费者看到这种情况,立刻改变购物时间,乐得在节后、休息日后,赶去商场“淘金”,趁机捡个现成便宜。
在哈市某机关工作的王女士,在中央大街上的一家店内看中了一款品牌的棉皮鞋,趁着商场星期二打折的机会,她以150元的价格将周末标价328元的皮鞋买到手。王女士告诉记者,只盯在节假日,上百万的消费者挤在同一时间购物,由此形成了抢购的情况,精明的商家是不会给出折扣的。
哈市南岗区建设街附近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孙梅女士表示,周末店内拥挤不堪,到处人满为患,不打折销售量也会创新高。而周末过后,很多市民上班,购物的人递减,平时销售额也就是周末的30%左右,有销售量要求的一些品牌产品会打些折扣,来进行促销。所以说,错过周末高峰期的消费方式,还是实惠很多的。
“错时”出游含金量高
10月8日,大假过后,市民们大都按时上班了,但哈市汽车总公司的职工孙文却选择出游。据了解,“十一”期间孙文单位的一些同事都选择同家人出去旅游,但孙文却选择了坚守岗位。孙文说:“我不是不休假,我是将休假日挪到了节日后,因为节后出游,起码可省一半的钱。”
据孙文介绍,她酷爱旅游,所以一直关注旅游方面的相关报价,她注意到,平时海南5日游的价格一般都在1700元左右,但“十一”期间,她发现价格一下涨到3000元以上。所以“省钱”是她错时旅游的首要原因。
与孙文有相同的“理论”的新娘张静,也尝到了错时旅游的“实惠”。张静告诉记者,她选在10月2日结婚,本打算10月4日去九寨沟度蜜月,但询问了几家旅行社都说已满员。不得已小夫妻俩将蜜月时间改在了婚前。“我们9月24日出发,也就比黄金周提前了几天,就省了3000多元呢!而且景点人少,玩得也愉快,所以今后我们要选择淡季出游。”
随后,记者从哈市一些旅行社了解到,“十一”黄金周前后,旅游市场并未出现淡季。因为民航、铁路的许多线路价格都大幅下降,如海南等热门线路的降幅甚至达千元以上,因此引得一些市民热衷节前节后出游。 8日9时许,记者赶到哈尔滨国际机场的候机厅,此时这里已经飘扬起各色旅行社的导游旗。哈市某旅行社导游于奎告诉记者,因为价格、环境等原因,淡季旅游人数也在逐渐增多,他送的这批游客有16人,其中一大半是特意避开黄金周出游的。
“错时”工作省时省力
早上遇到堵车,一天上班都没有好心情;晚上坐不上车,只好无聊地呆在单位里磨时间,这是很多上班族经常遇到的情况。而早八晚五,又是哈市市民习惯的上下班时间,在同一时间出行,难免遇到拥堵。但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哈市一些单位开出良方——上下班时间延后一小时,改成早九晚六。
“早上晚来一小时,下班晚走一小时,错过了上下班堵车、坐车难的高峰时间,我们当然可以愉快工作。”在哈市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董瑞阳对记者说。
据了解,错开上下班的时间,有利于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同时也迎合了一些特殊行业的特点,因此目前在哈市已经甚为流行。
据哈市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陈先生介绍,广告、计算机、人力资源等行业,通过人与人的沟通来取得效益,不追求死板上班时间,所以“错时”上班,能够增加员工个人的自由时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错时”跳槽机会更大
记者从哈尔滨市中高级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每年正月过后,是跳槽的热门季节。临近毕业的学生、工作不如意的市民、想在新年换个新环境的“创业者”……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找工作,所以此时招聘单位的要求提高了,给的薪酬待遇也会差一些。
9月23日,在哈尔滨市中高级人才交流中心找工作的林丹告诉记者,她是去年底留学回国的,一出正月,她就到哈市各个人才市场找工作,但遇上了一个“海龟”热潮,大把从国外回来的人都在那儿找工作。“我在国外读企业管理专业,但哈市有些单位给出的薪酬每月仅为1200元,朋友都劝我,正月过后一直到5月份都是找工作的高峰期,过了这个时段后再找工作,到时机会多,给出的条件也好。这不我现在出来走了几家企业,情况都还不错,月薪都定在3000元以上,看来找工作也要找好时机。”
据哈尔滨市中高级人才交流中心测评中心主任王智华介绍,职业市场有固定的跳槽高峰,年后就是跳槽的一个高峰。但对个人来说,什么时候跳都可以。所以不必要大家都在一个时间段内跳槽、找工作,实际上躲开高峰期,机会会更多。此外行业不同,职业不同,职种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时间相差极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错时”生活
引出新“经济增长点”
错时旅游、错时上班、错时购物…… “错时”生活竟悄然成了时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自由职业人以及不用准点上班的上班一族,喜欢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节奏,来安排饮食起居。而节假日,选择“错时”就餐方式的人也多了,在街旁的餐馆里,随时都可以看到就餐者。错时就餐,能让饭店一天都客流不断。此外,到了大假期间,农民工们纷纷踏上了返乡路程,此时却出现一些逆潮而来的人,选择错时打工,薪酬当然也不菲。
对此,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董鸿扬表示,“错时”消费生活的出现也提醒了商家,黄金周、周末经济不是“一锤子买卖”。对顾客和消费者而言,他们在服务的需求上并没有黄金周和淡旺季之分。眼下,许多消费者不仅在旅游上选择避开节日高峰,即使在购物上也开始“错时”,对这部分明智的消费者来说,他们选择商品和购物,最看重的就是商家的服务和品牌,而不是在什么时间去购货。因此,“黄金周”后,商家仍有许多文章可做,关注“黄金周”后,打“服务牌”,能让企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尤其在售前和售后服务上,“黄金周”后的贴心服务不能丢,否则,商家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回头客”,还有品牌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