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供暖首日,居民家中测冷暖
2005-10-21 13:34:2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丹 贾丽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1日电 昨天是哈尔滨市开栓供暖第一天,按照《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规定:6时至21时居民室温应达到18℃,其余时间应达到16℃以上。昨日,记者手持温度计到哈尔滨市部分去年供暖就不达标的小区及今年新建小区和一些低保户家中实地测室温。测量结果,室内温度冷暖不一,个别小区甚至还没开栓供热。

  去年温度不达标的今年有无改进?

  台胞小区从1996年进户以来,是出了名的“冻人小区”,居民每年包烧费按时交,但室温却达不到16℃。供热最好时,室温也只有13℃。居民家都配备电缛子、电暖器等取暖设备。即便这样,还有小部分居民因无法忍受寒冷而搬出去租房住。2003年小区实施“分户供暖”改造后,室温达到16摄氏度。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手持温度计来到11号楼3单元3楼的李女士家,测量计显示温度为17℃。据李女士讲:以前亲戚朋友嫌她家冷,冬天不敢来串门,今年供热第一天室温就达到17℃,她已经很满意了,对今后的供暖充满信心。

  去年,顾乡顺迈街97号大院到11月初尚未供暖,居民们每天都住在冷屋子里挨冻。昨天11时许,记者来到该小区,在3单元102室,温度计显示为18℃;在5单元701室,温度计显示为19℃。居民们高兴地说:多亏了党报去年反映了居民呼声,引起供暖公司重视,现在他家不仅提前一天开栓,在家穿毛衣都觉得热。

  早8时许,记者在友谊路392号部分居民家测量温度。一进屋,就感觉凉气逼人,用手摸暖气也是冰凉,温度计显示室温为12℃。居民们在家穿着毛衣毛裤,有的还打开电暖器或空调热风。居民们都说,前几天降温后,他们就盼着20日开栓这一天,可早上起来,一摸暖气冰凉,心也凉了半截,几年来,小区冬季供暖一直不好,真不知道还得熬到什么时候室温才能真正热起来。

  今年新入户小区是否按时开栓?

  动力乐松广场小区是今年2月份刚进户的新建小区。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该小区6号楼1单元王女士家,测量温度计显示温度为14℃。据王女士讲:今年年初,她购买了此房,半个月前,供暖部门就开始在小区内设点收缴热费,几天前,她积极地交了热费,本以为20日这天可以住上暖屋子,没想到屋内这么冷。

  巴黎广场小区是今年2月份进户的新建小区。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该小区吕先生家,温度计显示室温为13℃。吕先生和爱人在家穿着棉拖鞋和棉睡衣。吕先生讲,由于家里太冷,他和爱人正准备去娘家住几天。由于该小区是地热供暖,在另一户居民张先生家,记者用手摸一下地面,没有一点热气,穿着拖鞋走在上面,还觉得脚冰凉。

  低保户家供暖温度是否达标?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高度重视社会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的供热问题,从2001年起有关部门就拨付专项资金为家庭成员均无职业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困难人群支付热费。从2003年开始,哈尔滨市还增加了包括家庭成员均无职业的低保户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退休人员在内的困难群众享受热费补贴的新政策。

  为此,记者来到新阳路低保户张福德家中测试温度,温度计显示室温为21℃,记者用手摸暖气,暖气热烘烘的。张福德身体有残疾,几年来一直靠低保生活,他告诉记者,两天前,家里暖气就热了,今早5点多,室温就达到18℃,直到中午,暖气一直是热乎的。

  记者在道外北环路低保户刘振男家看到,他正穿着线衣线裤在蒸馒头。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19℃。他激动地说:“我和妻子都是下岗工人,每月靠低保生活,女儿正在上高中,用钱地方多,靠我们自己根本交不起热费,幸亏政府给我们政策,让我们同样享受供热。”

  走访中,记者发现有些交了包烧费的小区仍未开栓或室温不达标,市民尤其对交了包烧费仍不开栓的新小区意见很大。他们认为,既然热是商品,交了钱就应该享用,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开栓让室温达到标准,让百姓早日享受暖屋子。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