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减少医疗事故 医院服务质量亟待上台阶
2005-10-25 08:24:3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黄春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5日电 据专家分析,虽然医疗技术直接影响到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但很多事故的发生其实并不是因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而是责任心不强,这种现象在一些三级医院更明显。比如有的医生由于马虎、准备工作不细而草率行事,也有的是因为各科室配合不到位,致使一些常规手术也经常出现医疗事故。有一个发生在某三级医院骨科的医疗事故,其实从患者的x光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病症,但医生却因为粗心没看出来。

  2004年11月,45岁的哈尔滨市市民王女士,因煤气中毒被家人送到哈市某大医院抢救,医院诊断其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经过10天的住院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的王女土出了院。但4个月后,王女士因为经常感到头痛;走路不稳,不得不再次来到这家医院治病。医院通过头部CT、脑电图等检查,诊断王女士为“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王女士认为是医院在她住院期间采取了不正确的治疗措施,才导致她的煤气中毒后遗症。

  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专家们认为,高压氧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首选疗法,但医院却违反医疗常规,未采取这种疗法,这是导致王女士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鉴定其为三级医疗事故。如果医务人员的工作更认真一点,类似的医疗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医院管理:服务质量亟待上台阶

  业内人士分析说,现在,群众的就医需求在大幅增加,这使医疗机构的业务量迅速增长,但很多医疗机构的管理却没有相应跟上,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因此增多。以上几个医疗事故鉴定案例,都涉及到医院的管理问题,如果医院对操作规范的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医生加强业务培训,很多医疗事故都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又比如产科比较集中的问题是,有些医院在给产妇使用催产药时,不按技术规范执行,超量用药或用药速度过快,结果导致医疗事故。

  另外,有些医护人员脾气急躁,对病人的服务态度差,也会使病人认为医院没有尽到责任。此外,医护人员在告知病情时不够耐心和详细,病人及其家属对病情的认识不充分,当实际治疗效果与其期望相去甚远时,他们自然会想到医疗事故.

  今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说,当前,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多层次、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和宽泛,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因素也日渐增多,涉及工作效率、费用控制、服务理念、服务的可及性和反应的及时性、尊重和鼓励病人的参与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现在,应该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做一个梳理和重新界定。改正医院管理的一些忽视人文和道德基础教育,追求经济利益的方面,让医患之间增加沟通。

  患者维权无需意气用事

  专家分析说,在医患纠纷中,很多患者在打医疗官司时往往意气用事。黑龙江金马律师事务所律师马雷,曾代理过多起医疗纠纷诉讼。他认为,医患纠纷的产生主要缘于医患双方的认识层面不同:医生是从医疗技术的角度看待问题,治疗效果不好可能受当前医疗技术水平所限,或者因患者的个体差异等;而患者则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既然花了钱,就应该治好病,出了问题医生就得负责。立场不同。导致矛盾激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给了患者明确的说法:患者有权复印及复制病历等资料,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并在复印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的过程应当有患者在场。因此,打官司不应该盲目和意气用事。

  另外,医疗纠纷的增多还有深刻的社会和体制原因。医疗费用的大幅上涨与百姓收入之间的矛盾,患者对医生缺乏应有的信任,对医疗技术的高风险、疾病的复杂性等不十分了解等等,都容易引起患者对医生的怀疑、不满,甚至怨恨,从而酿成纠纷。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