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6日电 清冰雪工作是北方城市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每年冬天的常规动作。然而年复一年,清冰雪技术日渐成熟,清冰雪力量日渐强大,清冰雪矛盾却日益突出。今年雪季即将开始,清冰雪任务更加繁重,哈尔滨市清冰雪指挥部再次严阵以待。为缓解或解决以往出现的乱用融雪剂、清理不及时、随意倾倒等问题,哈市清冰雪指挥部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力争在清冰雪这一重要课题上有所突破,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融雪剂:只有A、B类街路的车行道允许使用
去年冬天,因乱用融雪剂导致路面出现“黑泥汤”等问题,曾引起强烈反响。为在融雪剂的使用和管理中力争突破,在昨天召开的全市清冰雪动员大会上,市清冰雪指挥部公布了哈尔滨市首次制定并实施的《哈尔滨市融雪剂使用管理细则(试行)》,标志着哈尔滨市对融雪剂的使用、管理等问题有了新的、更加详细的依据。
据了解,科学使用融雪剂是北方城市普遍采用的除雪方式,市清冰雪指挥部非常重视融雪剂管理问题。《细则》中规定,融雪剂采购通过市政府公开招标的方式统一购买,严把准入关。通过对雪量、温度、车流量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对各区所需融雪剂统一限量发放。作业时必须使用机械布撒,保持均匀、适量。在冰雪呈疏松的“假融”状态时,快速组织清理,并运到指定地点倾卸。
在融雪剂的使用范围上,《细则》规定只有A、B类街路的车行道允许使用,人行道、过街天桥、步行街区、休闲广场、公园、旅游景点、大型停车场、宾馆和商场门前以及党、政、军机关门前等区域禁止使用。其他街路需使用融雪剂的须经市清冰雪指挥部审批。
监管:两次黄牌领导免职
在众多清冰雪矛盾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制约措施成了以往清冰雪工作的顽疾。今年,为解决这一问题,市清冰雪指挥部首次采用了评比和黄牌警告制度,通过行政和经济双重制约的方法,对清冰雪实施单位进行监管。
据了解,今年市政府目前已拨出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作清冰雪以奖代投奖励资金。清冰雪任务完成后,将按照各责任单位完成情况进行评比、分配。同时采用黄牌警告制度,对清冰雪实施单位进行制约。清冰雪时限和标准不达标、乱用融雪剂、乱卸残雪、被媒体曝光2次、被市民投诉3次的责任单位,违反其中一项,查证属实、未及时整改的受1次黄牌警告。区域内作业单位累计受黄牌警告3次,区清冰雪指挥部受到一次警告;累计5次则受2次黄牌警告;累计8次则受3次黄牌警告。
受到黄牌警告的单位,取消最佳单位的评比资格;连续两次受到黄牌警告的直接责任单位,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免职处分,涉及公务员的,本年度考核不达标,涉及作业工人的,予以辞退。区清冰雪指挥部累计受到2次黄牌警告,奖励降一个档次;累计3次则取消以奖代投奖励资金。
在评比中,将采取行业检查、媒体监督、社会参评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体现百姓满意度。
督办:100名干部划片包干
今年,市政府对清冰雪工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市长石忠信为组长,市领导史文清、王世华、聂云凌为副组长的清冰雪领导小组,形成领导协调层。市、区分别成立了由部门和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清冰雪指挥系统,以雪为令,全员上岗,采取领导包区、部门包片、人员包段的做法,自上而下地落实清冰雪责任。市清冰雪指挥部办公室抽调100人成立6个督导组,按6个责任区、44个责任单元将全市街道办事处划片包干,深入一线,对清冰雪作业实行跟踪督办,力争做到责任明晰。
气象:预警平台快速传递
据了解,气象预警工作对清冰雪工作影响重大,雪的大小与融雪剂使用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密切,而且关系到能否及时组织人力、及时清理等问题。为确保清冰雪作业的科学化,市清冰雪指挥部聘请专家组建了顾问组,且专门聘请了一名气象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对全年降雪情况和及时性降雪提供准确的气象分析预报。
为了配合清冰雪工作,市气象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气象预警预报平台,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系统,建立了清冰雪预警预报平台。通过网络系统的终端,可将降雪信息准确、快速地传递给清冰雪指挥部的每个成员,使各级管理人员能更直接、快速地掌握气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