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6日电 为期一周的“绿色黑龙江”中俄大学生湿地考察交流会日前在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束。
来自中俄两国15所大学的30名大学生参加了考察活动。他们先后深入到东北泡子核心区和湖岗核心区,观测了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栖息、营巢情况,考察了濒危树种兴凯湖松的生长分布规律,参观了护堤、泄洪闸等环保水利工程,撰写出多篇学术文章。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驻中国代表西蒙先生参加考察活动并予以指导。
责任编辑:朱丹钰
东北网10月26日电 为期一周的“绿色黑龙江”中俄大学生湿地考察交流会日前在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束。
来自中俄两国15所大学的30名大学生参加了考察活动。他们先后深入到东北泡子核心区和湖岗核心区,观测了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栖息、营巢情况,考察了濒危树种兴凯湖松的生长分布规律,参观了护堤、泄洪闸等环保水利工程,撰写出多篇学术文章。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驻中国代表西蒙先生参加考察活动并予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