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模拟森林生态环境引林蛙“跳”出大山 榆树镇拟建林蛙养殖基地
2005-10-31 09:49:2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世义 陈云朋
东北网哈尔滨10月31日电 经过15年的实验室研究,一项国内空白科研项目———林蛙养殖生物链,被黑龙江省科研机构成功破解。道里区已将这一科技项目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拟在榆树镇建设一处占地16万平方米的林蛙繁殖、驯养、加工基地,预计年创产值12亿元。
近几年,山区的野生林蛙遭到人为捕杀,数量逐年减少,为保护生态平衡,黑龙江蛙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林蛙研究所经15年研究,建立一条人工养殖生物链,不仅可使野生林蛙得到保护,也使人工驯养林蛙产业得到开发利用。
据了解,该生物链是用人工播种的牧草喂养改良后的野猪,用野猪排出的粪便培养昆虫,用昆虫喂养林蛙,再用养猪产生的污水浇灌牧草。在这条生物链中,还有一条支链,就是在猪圈的空中养殖家鸡,利用鸡粪含有信息物吸引无菌蝇产卵,再将蝇卵移出猪圈,通过猪粪孵化昆虫。这条生物链完全在模拟森林生态环境下进行,科研人员还采用雌性诱变技术,使98%的蝌蚪变成雌性,增加蛙油产量。
据悉,如种10亩牧草地,通过生物链转化后,1年综合获利18万元,是种大地菜的12倍,种玉米的60倍。如果将蛙油销往国外,每公斤蛙油销售价为800美元。再将蛙皮加工成防腐剂,蛙躯壳加工成钙粉,蛙肉加工成罐头,获利将更多。
道里区计划投资2.4亿元,在榆树镇建设占地16万平方米林蛙养殖基地,规划建设养殖厂50个,年产值可达12亿元,安置农村劳动力2400人。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