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大学生用知识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2005-11-06 05:28:2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宏晶 殷政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6日电 日前,“一封母亲的来信”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园掀起一股“感恩”热潮,在一颗颗年轻热诚的心灵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食品学院的大学生为父母送上“孝心食谱”;动物与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采用“家书”、“简报”的形式,指导父母和家乡父老脱贫致富;水利与建筑学院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研,为家乡农田水利建设出力……莘莘学子纷纷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回报父母和家乡的恩情。

  4日上午,记者在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办公室看到,辅导员李卡老师正在整理学生们为父母制作的“孝心食谱”。李卡说:“真没想到这些孩子下了这么大的功夫,制作了这么精细的‘孝心食谱’。”2005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车璐同学告诉记者,为了设计好这些食谱,她和同寝室的同学这段时间经常“泡”在图书馆里查找资料。车璐说:“父母的岁数都大了,但我对他们的关心却不够,我应该凭借自己所学专业的特长为父母尽点儿孝心,让他们吃出一个健康的身体。”她在为父母制定的食谱中写到,“爸爸患有高血压和血稠,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多吃芹菜能够降低血压。我还向讲营养课的老师进行了咨询,他给了我一个治疗高血压的偏方:把包有红色外皮的花生泡在醋里,每天早上服用10粒。爸爸,您一定要每天坚持吃啊!”

  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的蒙古族学生乌云塔娜,用表格的形式为妈妈制定了一个既营养搭配均衡又能控制体重的食谱。乌云塔娜笑着说,她的妈妈身材较胖,所以她在食谱中特别嘱咐妈妈每天在饮食结构上一定要注意做到3:7的荤素比例。据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辅导员王丽萍介绍,“感恩”教育活动开始后,这个学院的900多名大学生陆续自发地利用所学专业的优势,开展了为父母设计“孝心食谱”的活动。院团委决定把这个活动作为今后大学一年级学生入学的一项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开展下去。王丽萍说,第一批200多份已经整理好的“孝心食谱”很快就会被邮寄到学生父母的手中。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是他们的心和普天下所有父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过去一直觉得应等到毕业后再去如何孝敬父母,现在才明白,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家里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东北农业大学动物与科学技术学院的赵长江说,他的家在依安县依龙镇,过去家里一直依靠种植玉米维持生活。最近几天,赵长江正忙着把有关种植业和养殖业调整的知识写进父母能够看得懂的“家书”里。在信中,赵长江建议父母趁着“农闲”时间考虑开始饲养奶牛,并写明了在选购种牛时应注意的事项。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与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张索坤告诉记者,很多来自农村的同学过去对自己的家庭感到很自卑。“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后,如何尽早地帮助家里脱贫致富渐渐成了这些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前一阵,一名2005级的大学生搜集整理了有关防治家禽传染病的材料,并已邮寄给了在农村发展养殖业生产的父母。这给大家开了一个好头。现在,院团委结合学生们的活动,正在准备印制一份以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养殖畜牧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简报。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很多大学生都自发地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了材料的搜集、整理、编辑工作。这个学院动物科学专业2003级的学生周刚说:“能帮助父母和家乡亲人做点儿事情,心里十分愉快。亲人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们这么做似乎可以被称做‘迟来的爱’,但和他们博大的爱比起来还是太渺小了!”

  从“缺失”到“唤醒”,一颗颗“感恩”的心承担起了责任的担子,也激发了前进的动力。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农田水利专业的刘永军同学虽说是班级里的贫困生,但成绩一直很好。在甘南县音河镇山湾村的家里,他的父母和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弟弟依靠十几亩耕地维持生活,一年下来收入不过几千元钱。刘永军说:“纯朴的父母和家乡的土地养育了我,我也要把我的一切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他们。”交谈中,他几次提到“知识改变命运”。刘永军说,他正在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863”计划中的节水农业课题,对整个甘南县农业用水方面的问题进行调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取为家乡的节水灌溉、水环境、水处理等农田水利建设、人畜饮水等问题做点实际的贡献。

  来自2002级建筑专业的胡小花说,学校本来保送她读研究生,但她放弃了。她决定毕业后到最需要农田水利建设人才的垦区工作,希望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家乡父老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团总支书记汪志军说,为了让学生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这次“感恩”教育活动,学院把学生在学校期间开展的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辩论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都录制下来,再刻制成光盘,随学生给家长的家信一起邮到家长的手中。让家长从视觉、听觉、感觉各方面感受到孩子的变化。

  “修身、齐家、治国。在学会感恩中,学生们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他们变得越来越可爱了,我们的生活也将变得越来越美好!”东北农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解宗军感慨地说:很多学生利用专业特长开始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这是教育者的最大成功。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