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四园八区打造香坊新区
2005-11-09 09:09:1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吴昌林 董岩 倪文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9日电 年初,哈尔滨市香坊区新开发的木材、果园、白毛等十几个居民小区又有8000余户居民喜迁新居。香坊区城建局有关负责人面对着一栋栋新建的高楼欣喜地告诉记者,从2002年至今,该区的城建发展速度超过了建国初期至2002年间50余年的发展速度。

  据了解,香坊区是一个具有百年的历史的老城区,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从2003年至2005年,该区对安埠二期、八栋楼、通站等二十几片小区实施了改造,每年竣工面积以百万平方米递增,城区居民人均居住使用面积达13平方米,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三年增长三倍。

  近日,记者在采访香坊工业新区改造办公室规划建设部刘部长时,她兴奋地告诉记者,香坊工业新区每天都有喜讯传出,该区已与新加坡国际裕廊集团签订了《香坊工业新区总体规划合同》,这两天,裕廊集团已初步完成了香坊工业新区的产业规划,概念性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预计明年2月份完成。通过对工业新区发展的土地规划面积、产业类型、结构、空间布局生活配套设施及规模,竞争比较优势的论证,一期规划方案已获通过,目前已进入基础设施实施阶段。香坊区区委书记王洪斌在向记者谈到该区工业区发展前景时说,十年后,新建成的“工业走廊”各企业生产的产品足不出户即可运到国外。

  据介绍,香坊工业新区位于香坊区中部,南起漓江路、北至道外区、西临化工路、东至四环路,按照规划将在未来10年时间建成。

  占地30余平方公里形成一中心两基地四个园

  据介绍,作为工业新区启动的哈尔滨出口加工区公滨路等道路基础设施一期建设工程已基本竣工,正在进行通讯、煤气、供水、热力建设的二期工程将于近期完工,这将有利于推进规划实施,形成“一中心两基地四个园”。一个中心是以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为依托,占地0.6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面积0.73平方公里。两个基地是出口加工基地和现代农业展示观光区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囊括三个区域,其中全封闭的对俄出口加工区为2.85平方公里,生活区0.85平方公里,商务区0.91平方公里。观光区位于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占地面积0.85平方公里,园内设有农业示范、试验、现代农业生产观光、果实采摘、休闲度假区等,将人们带入绿色生态环境之中。

  四个产业园之一的北大荒园,位于哈成路南侧,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以食品科研基地为主,建设粮食深加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园以哈工大二园、九三集团惠民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主要进行粮食、蔬菜深加工等绿色食品产业。纺织产业园是以绢纺厂等国有企业改革为牵动,扩大纺织业生产规模,引进韩国企业和新技术。化工产业园以现有华尔公司、蓝星集团为依附,发展化工产品的下游产品,重点生产精细化工产品。

  投资达100余亿元建成三轴八区产业分区

  按照规划,香坊工业新区近期将建成以化工、农产品加工和都市工业为主的工业区,中远期将建成以制造功能为主的产业新区和城市功能组团。规划的产业空间构想为“三轴八区”,即中部发展主轴、南部规模产业发展轴和北部价值发展轴,化工产业区、都市产业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区、电子电器产业区等八大产业分区,成为一处富有活力的工业区。

  以光明农工商公司和盛兴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龙紫花牌系列新鲜蔬菜的保鲜、加工、储运及销售,以此来带动光明、红旗、石槽等周边村屯的绿色蔬菜基地生产。预计到2010年,绿色蔬菜基地发展到4万亩,其中绿色油豆角面积达万亩,大棚室内面积达0.42万亩。在三村建设不同的加工、出口、中转和观光的基地。水稻基地将带动新城、黄河、红鲜、向阳、莫力等村的绿色水稻和优质水稻基地生产。预计2010年,全区水稻实现绿色化的面积将达2.5万亩,生产的60%以上水稻实现外销。特色食用菌年产量达100万公斤,同时,开发食用菌饮品、保健品及药品,产品向东南亚地区等国际市场发展。奶牛、黄牛各存栏预计达万头。生猪饲养量预计达8万头。农副产品加工将辐射省内外的农业产业化基地,扶持光明农工商、新胜牧业、东鹏肉制品公司等企业。

  接发5000吨吞吐量四通八达的专线畅通无阻

  香坊区的出口加工区,南起漓江路,北至哈成路,东临四环路,西到民主路,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在新香坊地区建设全国最大的对俄出口加工区,由于该区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得得天独厚。国家投资达4亿元,作为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的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可行性报告已通过铁道部审批。建成后,有望成为全国重要的内陆港,具备接发5000吨整列双层集装箱专列的能力。加之国家一级公路四环高速路,二级公路哈成路紧临加工区,货物运输更加便利。四环路连接哈同路,可直接到对俄口岸以及通往京广地区。另据规划,哈尔滨地铁2号线也将开通至香坊区,滨绥线铁路等21条专用线纵横该区,极大地满足了该加工区的运输需求。

  建成后的“工业走廊”将发挥强大的物流功能,承担起对20余个国家的贸易,国内进口的中转和集散,以大宗商品为主,兼有货物的重新包装和简单加工。对俄、韩、日等国贸易将迅速发展,轻纺、机电、食品等产业占据优势,目前,已有300余家企业提前入驻该区。

  对俄贸易主要突出农副产品出口,该区计划引入北大荒肉业集团、九三惠民食品公司、双汇集团、肉联集团等龙头企业,重点加工冻猪肉、水海产品、蔬菜、鲜干水果等产品。重点加工服装、纺织及制品、玻璃制品、美容化妆品、清洁用品等。2010年,哈对俄年贸易额将达10亿美元。对韩主要突出商业往来等,分重点讲策略地实施对外贸易。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