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3日电 日前,某报纸上登出这样一则寻人启事:31年前,因家庭变故,弟弟马富胜被迫送人,我们全家人多年寻找仍无消息,希望大家提供线索,助我们一家团聚。这是在电视剧《我的兄弟姐妹》的播出后,引出的一段“寻亲记”,是感人的故事情节再次唤起那份骨肉亲情,马家人几近熄灭的希望之火重新点燃,兄弟们继续踏上寻亲路。
家庭变故迫使骨肉分离
刊发寻人启事的人是马富春,他在家排行老大,家住哈市道里区新发镇,以经商为生;老二马富强和父亲住在肇东市里木店镇;老三马富龙在市区的一家酒店当厨师。马家三兄弟都已成家立业,唯一遗憾的是苦于没有老四马富胜的消息,他们已经分开整整31年了。
说起四弟,马富春一脸忧伤。据他介绍,30多年前,他们一家六口人住在肇东市团结村,父亲是一名教师,每月40元的工资养活着母亲和他们兄弟四人。197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这个幸福的家庭中。那天,父亲帮朋友拉仗,不慎将对方打伤,被判入狱2年,母亲因承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撒手人寰。那时,马富春11岁,二弟8岁,三弟5岁,四弟只有8个月,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马富春单薄的肩膀上。
刚上小学二年级的马富春为了照顾弟弟们,办理了休学手续。年幼的他开始学生火、做饭、洗衣服。弟弟们也十分听话,抢着帮哥哥做家务。可是他们毕竟都是孩子,父母在的时候,有人给他们讲故事,哄他们睡觉。现在父亲入狱、母亲去世,没人陪在他们身边。每天晚上他们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害怕地抱成一团,相互安慰、鼓励;要是赶上打雷刮风,几个人就躲在被子里哭。最可怜的是四弟,母亲去世时,他还没有断奶,他饿的时候只知道哭。这时,兄弟三人手忙脚乱地烧开水、冲奶粉;四弟尿裤子了,马富龙只好学母亲的样子给他换洗尿布。没过几天,几个孩子被四弟累得筋疲力尽。大家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他们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能伺候好襁褓中的四弟呢?正在他们发愁时,姨妈来了,看着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她找到村里的团结大队,希望他们能找到一个妥善的办法解决马家的难题。团结大队同意把兄弟四人接到赡养大队收养,但是四弟正在喂乳期,必须找人喂养。然而村里没有合适的人选,看着嗷嗷待哺的马富胜,大家商量决定给他找个好人家。通过队员韩玉成的联系,他们哈尔滨找到了一户人家。在兄弟三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四弟被送人了。
全家出动寻找四弟
半个月后,马富龙迟迟不见四弟回来,韩玉成告诉他,四弟被抱去喂奶了,等他断了奶就回来和他们团聚,兄弟三人一等就是两年。(上接第二版)
1976年,父亲出狱了,把兄弟三人从赡养大队接回家。当父亲打算向韩玉成要回小儿子的时候,韩玉成却告诉他一个残酷的真相———孩子已经被一户人家收养,收养前,那户人家表示不准将孩子要回。父亲千方百计地打听到中间人姓关,住在哈市太平桥附近,在北方橡胶厂工作,孩子送给他的亲属收养。打理好行李,父亲带着马富春到哈来找儿子了,父子两人站在太平桥头,看着车来车往,惊呆了,要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到姓关的人谈何容易?他们请当地派出所帮忙,民警们查询了管辖区域的户籍,姓关的人家近百户,但是没有位到派出所办理人口登记手续的,在哈尔滨找了近半个月,父子二人回家了。这期间,韩玉成带着一家人搬走了。
好多年了,父亲一直挂念小儿子。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哈尔滨太平桥附近找儿子,父亲说,就是找不到儿子,他站在那里看着儿子生活的环境,想着儿子可能曾在他眼前出现过,心里也舒服。兄弟三人渐渐长大了,他们没有忘记同胞弟弟的存在,弟弟的生辰他们铭记在心:1973年8月18。只要单位有到哈出差的机会,他们就努力争取。可是哈尔滨的发展变化迅速,曾经的老房子几乎全变成了高楼大厦,找人有如大海捞针。不久,知情人韩玉成去世了,现在只剩下一个姓关的人知道他们弟弟的下落。
几十年过去了,兄弟们寻找的那份希望几乎破灭了,父亲因常年思念儿子过早地苍老。他们时常看见父亲想弟弟而老泪纵横,尤其是每逢佳节,父亲总提说弟弟,说起他小时候调皮的故事和可爱的模样……
电视剧唤起骨肉亲情
前些天,电视剧《我的兄弟姐妹》播出,剧情和马家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兄弟们都被这部电视剧深深感动,他们期待能像剧中人物一样和弟弟重逢。马富春找来两个弟弟,再次研究寻找弟弟的方案,他们开始四处寻找知情人。老大和老三在报纸上登出寻人启事,希望出现奇迹,能有好心人提供线索;老二在家乡继续查找当年的知情者,期盼着找到遗漏的当事人;父亲在家盼着儿子们能带来好消息。
马富春说,父亲已过花甲之年,他独自把兄弟三人抚养长大,在家庭条件最困难的时候,他没让孩子们受过一点苦,遭过一点罪,所以他能体会弟弟养父母的心情。现在,父亲已过了花甲之年,他盼望在有生之年能见到弟弟,能骨肉相认,完成一辈子的心愿。父亲还要感谢弟弟的养父母,感谢他们对弟弟30年的养育之恩。何况,弟弟已经31岁了,他有权知道自己身世,具备处理感情问题的能力。
马家的“寻亲记”只是现实生活中真实感人寻亲故事中的一段。据调查,最近媒体、网络登出寻人启事逐渐增多,大多数人都想找回失散多年的亲人,献上一份迟到的亲情,一场“寻亲”热潮正在向哈尔滨市袭来。据哈尔滨商业大学社会科学部裴桂清教授介绍,这正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明水平也随之提高,他们就更加注重情感的需要,更加关注心灵的健康。一部电视剧引发一场“寻亲热”,恰恰说明人们对亲情的渴望,对真情的认知。
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分离也许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但空间和时间也无法阻挡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了团聚,寻亲者不畏艰难;为了相认,寻亲者默默期待。我们也祝愿兄弟姐妹们早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