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赫哲人拥有耕地8000亩 走下渔船种桑麻
2005-11-17 09:44:3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景芳 孙佳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7日电 过去民间所说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对赫哲人民浪漫生活的真实描绘。而生活在我省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等边境县(市)的世世代代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如今走下了捕鱼船,通过发展农、工、商和旅游业,走上致富路。2004年,居住黑龙江省的赫哲族群众已经拥有耕地8000亩,农业收入831万元。

  被誉为“赫哲之乡”的同江市,抓住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带领赫哲族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民族乡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为实现由捕鱼向种地转产,同江市从政治、经济、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为赫哲群众提供了政策优惠。特别是将街津口和八岔两乡沿江岛屿上的荒原、草原划为赫哲村使用,为开发种植业提供了资源保证。同时,调整产业结构,赫哲群众纷纷走下渔船,开荒生产,发展种植业。短短两年时间,仅街津口和八岔两个民族乡就涌现出了20多个种田大户,目前,两个民族乡耕地面积已经发展到了3万亩,人均耕地达到了700亩。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机械化作业。

  转产只是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要使赫哲族群众进一步富裕起来,还必须引导他们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同江市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引导渔民做“山、水、草”文章,使赫哲乡群众逐步走上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之路。为了增加渔民收入,针对我省渔业资源日益减少的实际,同江市积极引导赫哲渔民变捕为养。2003年,总投资300万元的名、特、优鱼养殖场在街津口乡建成了,养殖场无偿为赫哲渔民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成功地带动了赫哲族一批养鱼专业户。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