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23日电题:停水,对我们是考验
像哈尔滨这样拥有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全城停水应该说是件头等大事。无论对政府还是对市民都是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政府在有效的时间内将停水的原因以公告形式通报市民是理性开明之举。既然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将真相告诉市民,积极地寻找应对措施,这已经是本届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执政实践中得以证明的正确思维,从前年的“非典”到今年宣布解密自然灾害内情,都体现了这种执政理念。而这种理念恰恰说明政府与民众利益的一致性。事实表明,公开各种灾害真相危害,是消除恐慌的最佳手段。
哈尔滨面对“水荒”这一严峻的考验,恐慌是不必,且无用的。在物流顺畅、信息发达的今天,一个省会城市解决短期供水紧张的办法会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有战胜“水荒”的信心。再说,现在正是天寒衣厚之时,并不是用水高峰期,基本的日常用水家庭完全可以储存充沛,完全没有理由自己恐吓自己。
突发公共事件,我们并不是第一次遇到,抗击“非典”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增强了信心。我们相信政府相关部门会有得力的应急措施,只要市民充分配合,难题就应会迎刃而解。相反,如果我们人人都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去应对政府的各种措施,可能就会造成“雪上加霜”的困境。
当一个城市面对这种公共危机时,是最能反映与展现这个城市市民道德品质与精神风貌的。半个世纪以来,哈尔滨人有过战胜两次特大洪水的光荣和骄傲,再次面对危机,相信那种曾为我们引为荣耀的高尚道德一定会历史性的回归。的确,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有些令我们措手不及,但只要人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几百万市民众志成城,什么困难都不能让我们畏缩。我们想,从现在起,每个人面带微笑出门,对待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对待遭遇困境的人奉献温暖爱心,人人都真诚相待,人人都心手相连。
昨日,老一辈人在上甘岭上没有退缩;今天,我们以爱为泉,携手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