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24小时连续工作 记者体验监测人员检测水质全过程
2005-11-25 05:10:2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1月25日电一小时取一次水样,一天24小时连续工作,迎着江上的寒风,顶着水中的冰排……这就是监测人员所做的取水工作。24,记者来到哈尔滨市环保局监测中心站,跟随监测人员来到道里区苏家屯取水点,体验监测人员的整个取水过程。

  12时许,记者随同3名哈尔滨市环保局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来到道里区苏家屯。据工作人员介绍,苏家屯取水点距离二水源16公里处。取水点处一直有工作人员监守在那里,23日是每半小时采一次水样,今天是每小时采一次水样。取完的水样直接送到监测站检测,然后将数据报到局里。

  记者到了苏家屯取水点后看到,松花江蜿蜒曲折,靠近岸上的两边都已经结了冰,最厚的地方达十厘米以上,只有江中心几米宽的水还在静静流淌。肉眼上观察,江水看不出有任何变化。江岸上停着一辆车,里面坐着两位监测站的工程师,两人正在吃着便餐。据其中一位由波工程师介绍,从19日开始,监测人员就驻扎在这里,分几班倒,每隔一定时间就到江中心取一次水样,取一次水样大约要5分钟。由工程师说,白天取水还好说,可以看清楚。到了晚上,江面上黑乎乎的,耳朵里灌满了呼呼的风声和江水的流动声。监测人员只能摸索着把船划到江心取水。由工程师摸着脸上的胡茬子告诉记者,他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家人即担心又心疼,但都理解他工作的重要性,一致表示支持他。

  13时,由工程师从塑料袋里取出了两个装水样的棕色小试管,在试管上标签的空白处写好取水的日期和时间。他和同事两人下了车,穿上救生衣,拎着取水的铁制容器。记者跟随两位工程师一同登上了一个小铁皮船,在当地渔民的帮助下来到了江中心。由于没有遮挡物,虽然风不大,但记者还是感到凉飕飕的。由工程师将两端开口的取水器放置到水面半米以下的位置,他说,由于硝基苯比较重,所以水样不能取表面上的江水。取水器放到水下后,他一拉绳子,取水器两端就自动关闭了。他将装满水的取水器拎上来后,打开一端,把江水装到试管里,取水过程就完成了。

  由工程师介绍,每次要取100毫升的江水,装到两个试管里。然后由其他的监测人员将试管送到监测站化验,大约半个小时后,准确的结果就会出来。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