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教师“摆布”家长 不满意就撤学生“职”
2005-12-01 14:07:5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佟奎阳 吴利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1日电 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家长的议论———“昨天班主任让我们家孩子给印六十多份卷子。自己掏钱印的。”“那天,老师中午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帮着擦窗户”“那天老师让我给她的公开课录像,我请假去的……”虽然教育部门有严格规定,禁止向家长和学生乱摊派,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停止。

  一位家长向记者大吐苦水,自己在哈尔滨道里区一家小学上四年级的儿子,前几天,班干职务被撸,孩子努力得到的小红花也从光荣榜上被摘掉。原来班主任让这位家长给班级印卷子,家长忙于工作忘了,第二天孩子没有及时给老师带去,老师当时并没有说什么,下午的时候孩子的“职务”就被撸了,贴在墙上的小红花也被摘掉了。“我儿子情绪还挺好,告诉我这些东西我还会努力得到,我觉得挺对不起孩子,就因为没有及时完成老师交给家长的‘任务’,老师就这样‘惩罚’孩子,太过分了。”虽然家长非常气愤,只是敢怒不敢言。本来想到校长那儿说说,一想孩子还在这个学校,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一位家长午休时接到老师的电话,让她马上到学校,她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匆匆忙忙赶到,才知道学校接到上级部门通知,下午有领导来检查,老师“请”家长帮着打扫卫生。和她一样被通知的还有四位家长。一些家长说,被无偿指派印卷子的事时常发生,有的在单位为孩子偷摸印了,有的只能自掏腰包。“班主任为争面子,在自己上公开课的时候,经常让家长给录像,有的时候还让家长给写班级总结。”

  据了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中小学校,经常被指派“活计”的家长一般都是跟班主任关系不错的,也就是说老师“能看得起”的。家长情愿被“摆布”,也是为了换来老师对孩子的关照。不少学生说,自己的同学得的小红花多,不一定都是学习好、遵守纪律,还有就看家长对班级贡献的情况。曾经有个学校春游是按家长贡献多少来分先后顺序的,事后很多表现“不佳”的学生逼着家长搞各种贡献。

  记者从哈尔滨市教育局了解到,教育部门禁止学校、教师向家长摊派或变向摊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有权向教育局纪检部门进行举报,核实后对教师做出处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部门人士说,真正对这种情况进行举报的很少,很多家长愿意被“摆布”,如果家长都能及时地拒绝老师的这种不良行为,教师就会收敛。

  一位小学的班主任则说,学校的教学任务挺重的,一个班级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收费又有限,又要进行各种单元练习,费用紧张,有时就需要家长给一些支持。“寻求家长的帮助也是无奈的事。”

  为了能促进学校和家长更好地沟通,避免乱收费以及协助教师工作,一些中小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由家长委员会进行沟通。遇有重大活动,一般由家长委员会负责和众多家长联系。一位家长委员会的负责人说,多数还是老师和家长单独沟通,“摆布”的这种情况很难拒绝,家长委员会有时也成为“摆设”。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