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新荷怒放东花园——方正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2005-12-08 08:38:1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郁风华 王作龙 杨兴文 赵宏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8日电 题:新荷怒放东花园——方正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一个山区小县,经济发展如何“加速度”?这是摆在方正县委面前一道必解的难题。放弃资源过度开发的老路,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方正县将发展目标定位在建设山水园林化生态县,从而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最佳化。

  方正县生态环境优越,产业多以绿色、特色、无污染为主,是全国6个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之一。目前,国家提出节约型发展战略,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审时度势,方正县提出以绿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和山水园林化城市为主打牌,全面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将方正建设成为哈东地区的“生态园”。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2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4029.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8.8%和49.3%,是哈市11县(市)中3个财政收入过半的县份之一。

  以产业化为牵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方正县是全国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中国富硒大米之乡,农业生态环境极佳。境内大气、土壤、灌溉水源等各项指标均达到绿色水稻生产环境标准,借助这一优势,方正县以龙头企业为牵动,积极扩大绿色、无公害和有机水稻的生产面积,今年全县绿色水稻面积已发展到了41.4万亩,无公害水稻达10万亩,被列为全省7个无公害农产品推进县之一。8000亩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经过三年转换期和跟踪监测后,有望取得有机大米标识认证。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打响方正大米品牌。今年3月份,方正大米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识,成为全国第三个大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县份。几年来,方正县培育和引进了山水源水稻有限公司、松南米厂、绿宝石优质米有限公司、红润米业等107家稻米加工企业,其中有绿标的3家,统一使用方正大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识,年总加工能力达25万吨,产品全部销往国内外各大中城市。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了10万亩绿色、有机水稻产销订单,带动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近100元。

  利用林木资源,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重点的特色农业。组建了食用菌协会和4个食用菌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了8个专业场屯、1个科技园区,菌农增加到680户,规模新增370万袋,栽培总量达到850万袋,仅此一项增加农民纯收入1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0元。成功引进了龙头企业德尔曼食品有限公司,加工食用菌和山野菜。积极开拓日、韩、俄等国际市场,实现直接对外出口。

  大力发展畜牧业。坚持走大户规模养殖带动农户群体养殖、逐步建立规模园区的路子。深入实施“畜禽良种化工程”,发展饲草饲料种植,保护和改良牧草资源,重点发展以牛、羊、笨禽为主的畜禽养殖,黄牛饲养量达到5万头。

  以开发区为龙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短腿是制约方正经济发展的主要症结,走发展工业强县之路,是几届班子的宿愿。方正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12月经过市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在国家大力整顿开发区的大背景下,又成为拟保留的省级经济开发区,3.3平方公里的方正开发区尽管不大,却成为这个县工业化发展的一座平台,为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土地资本。以此为龙头,该县瞄准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资源开发型、科技效益型、出口创汇型企业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主动承接老工业基地改造配套加工制造、食品加工、木材精深加工等方向性的新型工业产业项目,提升工业经济层次。现已有23家企业入驻开发区,其中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有5家。已落户开发区的哈尔滨市方通兴隆木业有限公司今年又投入3000万元新上铅笔软化板项目,是东北最大的铅笔软化板生产基地,产品出口美国、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年预计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分别投资5000万元的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和浙江大新公司塑料编织品项目也马上投产见效。同时,已与北京太子奶集团、南京雨润集团等就大米加工合作项目入驻开发区达成协议。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巩固提高传统工业产业。积极发展木制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矿产业、制药业。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引进开发了风力发电、热电气联供、沼气、秸秆气化等环保型能源建设项目,营造洁净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加大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力度,41家国有企业、13户集体企业启动了产权制度改革。全县上半年实现工业产值8.06亿元,增加值2.05亿元。

  以生态为主题,打造旅游精品

  围绕建设“两带四区”,打造精品,实现旅游资源由分散型、大众化、低层次、单季游向品牌化、特色化、综合化、四季化转变,逐步把方正建成哈东休闲避暑度假的“生态园”。“两带”即公路沿线景观带、北部湿地景观带;“四区”即中部环城观光区、东南部原始森林观光区、东部漂流探险游乐区和西部双龙湖休闲度假区。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实行挂牌招商。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湿地、湖泊、江河生态旅游资源。目前开发建设了莲花湖、双龙湖、双凤湖、方正湖、原始森林公园、绍祥度假村、中日友好园林、得莫利综合服务区、原野民俗风情园、大罗密河抗联遗址漂流、响水河惊险漂流等景区景点,成功举办了十届方正莲花节,扩大了方正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组合方正名吃,发展饮食文化。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中方正剪纸已成规模。方正剪纸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简括、粗犷、热烈的地方风格,赢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殊荣。剪纸队伍由原来的20几人已发展到现在的千余人,骨干300多人,近年来,方正剪纸逐步走向市场,成为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同时这个县抓住国家培育以松花江流域、鸭绿江流域、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的机遇,挖掘本县的历史文化底蕴,塑造“抗联英雄、林海雪原”形象,现已纳入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了现有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力度,引资1.2亿元开发的双龙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已开工建设。原始森林公园二期工程开发建设正在洽谈之中。完成了方正至原始森林公园、绍祥山庄两条旅游专线硬化,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截至6月末,全县共接待游客9万人次,实现收入9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22%。

  以规划为核心,建设园林化城市

  方正吸取过去缺乏规划意识,建设计划应急性强、时效短的教训。这次新出台的10年发展规划立足长远,造福后代。按照一环四区的总体布局,坚持科学规划,多元投入,突出新区建设,拉动老城区改造,全力打造功能齐全、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以绿化、美化为重点,构建“绿水青山映城,绿地红花扮城,绿化屏障环城”的山水园林风貌。生态乡、生态村规划依据各自特色,借山水之势,山、水、林、田、路综合考虑,构建“荫荫绿树环乡,清清河水绕村”的山水田园风光。方正镇工业区确定“企在树中,花在企中”的园林式工业园区建设目标。新区建设坚持高品位设计,高标准施工。今年完成了教师花园、华侨村、世纪广场及部分单位办公楼、住宅楼建设,铺设了五横二纵黑色路面,全部预留绿化带,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方正新区已初具规模。在老城区改造上,由于没有留出足够的绿色带用地,他们按照新规划标准,改造一片、绿化一片、美化一片。采用垂直绿化的方法,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提高绿化、美化率,建设了10个花园式企业、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区。道路硬化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整修巷路26条,总计8060延长米。对原来准备排水改造的城郊水塘,改为原生态景观予以保护性整治。今年全县共投入150万元,植树20万株。仅城北新区,植山树338棵,梧桐、丁香、水腊5000棵,道路防护林1200株,绿地面积5000平方米。方正镇老城区内临街摆放盆花3000盆,新植树5万多棵,新增绿地8万平方米。

  加快教育、卫生等公益类事业和其他单位北移力度,扩大城区规模。按照山水园林化城市标准建设低密度、花园式的行政、文教、商务和居住区,做到建设、绿化一次到位。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坚持多策并举,高质量经营城市。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巩固交通运输业,提升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信息、咨询、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大型超市、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增强城市载体功能。立足长远,利用得莫利临江靠山沿河的区位,国有荒地、林地多的资源和驰名品牌的优势,谋划将得莫利建成特产经济、旅游经济、工业经济、商饮服经济共融的新经济板块。把美丽的方正,真正建设成哈尔滨市的“东花园”。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