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营造一片自己的天空——记同江市诚信物业公司经理窦银环
2005-12-15 10:37:06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高铁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5日电 初见窦银环,谁也不会想到她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的老总。简简单单的装束,普普通通的打扮,昭示着她平易近人的处事性格;风风火火的举止,无拘无束的笑声,诠释着她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1992年盛夏,窦银环和丈夫带着热望离开老家汤原县,来到边陲小城同江市。独特的边地风情,如火如荼的中俄贸易,深深吸引了这位不到30岁的朝鲜族姑娘。她期盼自己能在这座充满生机的小城找到自己的发展轨道,在生命的历程中画上一道优美的曲线。

  现实总是和幻想有着难以交汇的差距。由于没有高学历这顶光环,窦银环夫妇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本作铺垫,窦银环夫妇无法在对俄贸易最前沿一展身手。

  亲友们劝他们:“还是早点回老家吧,这里不适合你们。”

  窦银环“犟”劲儿上来了:“找不到工作我们自己干。干不了大生意,我们就做小买卖。既然我们出来了,就决不回头。”

  躺在租来的陋室里,数着兜里仅有的几十元钱,窦银环和丈夫商量,必须利用自己的特长先解决吃饭问题。经过反复琢磨,夫妻二人形成共识:做打糕、卖打糕。

  买回来糯米,夫妻俩就忙活开了。整整“熬”到午夜时分,夫妻店的第一批产品才完工。

  第二天早上5点多钟,窦银环头顶一盆装有30多斤的打糕,步行两三公里来到农贸市场。独具风格的朝鲜族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数着为数不多的钞票,窦银环心中充满了喜悦,从这小小的成功里,她看到了事业成功的希望。

  天有不测风云。两个月后的一天,窦银环突然站不起来了。她丈夫急忙把她送到医院,经检查,患的是急性类风湿。这个消息对尚经不起风雨的小家来说,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

  在没钱住医院、又不能放下生意的情况下,窦银环的爱人只能每天用自行车把她送到医院输完液,然后又把她送到市场。因为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窦银环留下了类风湿后遗症。

  天气逐渐转凉,买打糕的顾客越来越少,窦银环下定决心转向。经过前期的市场运作,她得出一条经验,要想尽快取得经济效益,必须在人身上打主意,围着“吃、穿、用”做文章。

  经过市场调查,窦银环选定了卖馒头项目。个头足、口感好的手工馒头很快受到消费者青睐。

  店面扩大了,腰包鼓起来了,窦银环又开始“折腾”了。她同爱人商量:“咱们租个房,开个小吃店吧。”

  窦银环的小店“金达莱饭庄”开业后生意日渐红火,很快成为同江市民品尝朝鲜族风味的好去处。经过几年的努力,窦银环买了两层楼房,有了自己的固定资产。

  市场上风云变幻,随着朝鲜族饭店的增多,“金达莱饭庄”的效益不断下滑。

  几经拼搏,窦银环此时清醒地意识到,做生意必须及时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窦银环发现了新的商机。许多年轻人把时间都用在学习、健身、旅游上,没有时间做家务,同江至今没有一支规模性的家政服务队伍,家政服务业在同江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窦银环决定,走一条全新的创业之路,全身心投入家政服务业。

  2003年11月,“诚信家政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营业,员工只有两名,窦银环和她的丈夫。“家政服务”对众多的市民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家政服务中心开业之初,竟然没有一个顾客登门。窦银环和丈夫首先选择最简单的擦玻璃、清洗抽油烟机为突破口,走出家门寻找市场。第一次出征,取得了大丰收。夫妇两人从早干到晚,清洗了10多个油烟机,累得腰酸背痛,筋疲力尽。但是,窦银环从顾客欣喜的表情里看到了家政服务的前景。

  一传十,十传百,各种各样的业务接踵而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一些被常人瞧不上眼的琐碎小事,全部纳入了窦银环的业务范围。她的家政服务队伍,由最初的三四个人逐渐发展到20余人,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社会广泛认同。”有一次,一位年轻人找到公司,他告诉窦银环,由于延误了工期,新房刚刚装修完,第二天就要办喜事。窦银环二话没说,迅速带领3名员工来到新房,发现只有棉线做的抹布沾上药水,才能擦掉装修后留下的污迹。时间紧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替代物。

  看到一对新人的焦灼的眼神,窦银环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衣,撕碎后分给大家当抹布。四个人一直干到晚上8点多,才将新房全部清洁完毕。看着整洁明亮的新房,望着家政员工沾满灰尘的面庞,新娘子感动得哭了起来。新郎一定要多加工钱,被窦银环婉言谢绝。

  从家政服务中心成立之日起,窦银环就定下了一条规矩,优先安排下岗女工。年过40的曹大姐原是同江市一家国有企业的女工,丈夫去世后,她也下岗在家赋闲。由于过了择业的最佳年龄,曹大姐一次一次被用工单位拒绝,她几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窦银环得知她的情况后,亲自登门邀请曹大姐加盟。她用曹大姐顶替自己的亲属做接待员。今年,曹大姐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她的脸上又浮现出久违的笑容。在开展社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中,同江市就业局把窦银环的诚信家政服务中心确定为孵化基地。一些下岗职工通过在她的创业孵化基地学习后,增强了创业意识,学到了创业本领,带动了20余人就业。

  今年,窦银环在诚信家政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创建了诚信家政物业责任有限公司,企业员工发展到30多人,经营范围发展到清洗抽油烟机、家居装潢、水电安装、管道清淤、家庭保洁、家用电器维修、高层玻璃墙幕清洗等90多个服务项目。

  窦银环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让那些下岗、无业、失业、待业人员重新溶入社会,找到自我,创造价值,营造一片自己的天空。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