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8日电 15岁本应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年龄,当处在花季的少男少女在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家住道外区太古街的赵鹏却在与病魔做殊死搏斗。近日,赵鹏82岁的姥姥老泪纵横地向记者讲述了这个可怜男孩曲折的人生。
单亲妈妈辛苦养育小娇儿
“赵鹏的父亲在他没出生前就和他的妈妈离婚了,从此音信全无。”老人说,赵鹏从来没有享受过父爱。孩子小的时候总问妈妈,别的小朋友有爸爸,为什么我没有?爸爸到底长什么样子?我长得像他吗?望着孩子天真可爱的眼神,赵鹏的妈妈只能说,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不会回来了。
赵鹏比同龄人懂事得早,他看到妈妈下班回家累得腰酸腿痛,就用他的小手帮妈妈捶背揉脚,经常是满头汗水地问妈妈舒不舒服。每次看到这个情景,妈妈都会搂过儿子,亲他的小脸,她感谢老天赐给他这么乖巧的儿子。
因为赵鹏没有父亲,妈妈把所有的感情全部倾注到了赵鹏身上,她不希望孩子因缺少父爱而被人歧视,她要让赵鹏出人头地。妈妈原是哈市线厂的工人,线厂倒闭后,她就在街头摆地摊维持生计。赵鹏5岁时,妈妈就送他到市少儿中心学书法、学英语,每个月的学杂费都要几百元钱,妈妈从来没有皱过眉头。赵鹏没有辜负妈妈的良苦用心,学习时从不叫苦喊累。由于他的刻苦,小小年纪就参加各种书法比赛,拿了多项获奖证书。
赵鹏渐渐长大了,他每天看到妈妈在严寒酷暑中高声叫卖,一天的收入却只有几元钱,他对妈妈说,他不学书法了,省下学费过日子。这句话惹得妈妈泪水涟涟,妈妈告诉他,只有他好好学习,学到真本事,长大后才能赚钱养家,她才不用到街上叫卖。赵鹏记住了妈妈的这些话,暗自发誓将来一定不让妈妈吃苦挨累。
病重母亲含泪托孤寄厚望
学了5年书法,赵鹏的毛笔字已经写得出神入化,他的作品被收入《全国书画特长学生作品集》。2003年,赵鹏小学毕业了,妈妈给儿子选择了私立学校文治中学想让他受更好的教育。文治中学的学费一年4000元,妈妈把全部的积蓄拿出来交了一年的学费,她准备再多干点活儿,攒出第二年的学费。
就在这时,妈妈病倒了,她被诊断为晚期肝癌。她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死刑判决”,其实她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一直不肯治疗,赵鹏劝妈妈去医院接受治疗,她不肯,依然在街头卖货。赵鹏知道,妈妈想要在临死前多赚点钱,给他攒学费。每天夜里,赵鹏听到妈妈痛苦的呻吟,就咬着被子偷偷地哭。
2003年8月,坚持不去医院的妈妈在家里永远闭上了眼睛。临死前,她死死地抓住妹妹的手请求,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赵鹏上大学、读研究生,这是她此生的心愿。妈妈的遗言激励着赵鹏,他永远忘不了母亲临死前饱含希冀的眼神。
据赵鹏的班主任老师胡玉芬介绍,赵鹏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自妈妈去世后,他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身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别人不愿管的事,他负责;又脏又累的活,他抢着干。谁有困难都会找赵鹏帮忙,他的热心在同学中出了名。在老师和同学眼里,赵鹏将来一定能考上省重点中学,而且还能考上国家重点大学。2004年,学校又要收学费了,赵鹏的姥姥找到学校,与学校商量让赵鹏转学的事,因为她实在凑不齐4000元学费。赵鹏优异的学习成绩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让校方舍不得“放人”,学校决定减免他的所有学费继续培养他。这在私立中学是十分罕见的待遇。
苦命孤儿患上白血病
2005年6月,赵鹏频繁高烧,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必须住院治疗。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大家目瞪口呆,人们都知道白血病意味着什么,白血病人不但要承受治疗的痛苦,家人还要承担高额的医疗费。亲人们说,见过命苦的,可没见过比咱赵鹏命更苦的。家人铭记赵鹏妈妈临死前的嘱托,千方百计凑了1万多元钱把赵鹏送进了医院。
赵鹏患病的消息一直瞒着姥姥,大家担心老人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但是老人从家人忙碌的身影和沉重的脸色猜到心爱的外孙得了不治之症。老人说,她有两个儿子和4个女儿,从2002年开始,3个女儿相继病世。大儿子患糖尿病多年,赵鹏得病的噩耗让他气火攻心,双目失明,如今已生命垂危;小儿子两侧股骨头坏死,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靠着小女儿艰难支撑。大家都说赵鹏有出息,是全家的希望,这个希望支撑着老人,可是突如其来的白血病打碎了这个希望。
赵鹏想活下去,想去完成母亲的心愿,他决心与病魔抗争到底。当医生把长长的针头刺进赵鹏的骨头里时,他咬紧牙关不哭不叫;当化疗的副作用让他呕吐不止时,他拒绝服用止吐药,因为他知道一片止吐药的价格是20元钱。而当医生告诉他,由于他的免疫力急剧下降只能休学在家养病时,这个一直不哭的小男子汉痛哭失声。他说,他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医生说,赵鹏是一个乐观的孩子,躺在病床上,他还鼓励病友说,病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病人失去顽强的意志和康复的决心。
乐观小男子汉:我要活下去!
治病期间,赵鹏开始写小说,从日出写到日落,他把自己的梦想写进小说,似乎只有在小说的世界里,他才能找到快乐,实现理想。小说里,他是一名行侠仗义的剑客,身怀绝世武功,周游列国惩恶扬善。赵鹏说,那是他的愿望,他想成为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安定去奋斗去努力。不知不觉中,他的小说已经完成了万余字。
赵鹏的医药费压得这个贫困家庭透不过气来。赵鹏应该长期住院治疗,可是每天50元的住院费让这个家庭无力承担。最后,医生只能同意赵鹏回家休养,每隔21天到医院做化疗。因为赵鹏所用的化疗药物都是最便宜的,甚至有的药物只有几毛钱,所以副作用特别强烈。化疗的9天中,赵鹏不吃不喝,只能靠输液维持体力,每次从医院回来,整个人都虚脱了,他至少要在床上躺7天,脸色和身体才稍有恢复。看着赵鹏日渐虚弱的身体,家人的心都碎了,但是赵鹏微笑着劝他们说,自己是男子汉,这点苦不算什么。
12月15日是全家人最不希望到来的日子,赵鹏又要接受化疗了。贫寒的家庭就连给赵鹏买豆子补血的钱都没有,如何凑齐数千元的医疗费呢?姥姥愁伤了身体,小姨哭坏了眼睛。
赵鹏得病的事很快传遍了整个校园,老师和同学纷纷向赵鹏伸出援手;保险公司给付6万元用做治疗;市儿童帮扶中心正在积极地为赵鹏筹集资金;道外区民政局正在替赵鹏申请慈善基金;正大社区居委会为他筹集12月15日的化疗费……大家告诉赵鹏,只要他坚守战胜病魔的信念,总有一天他会健康地背着书包去上学,去完成他小说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