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3日电 年纪大的老人家不慎摔倒,髋关节骨折了,怎么办?要在以前,只好卧床几个月,让骨头自己慢慢长好,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摔碎的关节如今已经可以像坏了的汽车零件一样更换了,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以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重新拥有行走的权利。不过,置换的关节毕竟属于异物,手术后如何让身体适应这个“新伙伴”,当中同样大有学问。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24小时后,病人同样需要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了。哈医大二院骨外二科主任陶树清教授告诉记者,手术后病人早期一般会出现惧怕疼痛的心理,这时家人可帮助病人做患肢的被动屈膝活动,数天后改为股四头肌操练和伸膝,屈膝主动活动。在此过程中,病人的照料者应该留意,如果病人的屈膝不能达90度,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因为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关节粘连或关节内感染。
专家还提醒,接受了膝关节置换的病人,如果手术中医生没有使用“骨水泥”(一种骨科专用黏合剂的俗称),那么术后两个月髋关节脱位的机会最大,应注意避免坐矮凳,体胖者要注意减肥,如果行走有痛感,要考虑有无假体的早期松动可能,应及时回医院复查。
当然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问题,这是任何一种类型与款式的人工关节都要面对的问题,无论是哪一国家与公司生产的,无论人工关节的机械性能质量多么优良,都要受到使用寿命的限制;其次是有感染的潜在危险,由于人工关节对于人体而言是一种异物,即使有优良的组织相容性,关节处是没有正常的血液循环的,局部的抗感染能力是极低的,当身体内有菌血症发生时,即使是一过性的,局部也有很高的感染危险;第三是价格昂贵的问题,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渴望得到很好地解决。
据哈医大二院骨外二科主任陶树清教授介绍,关节置换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要数感染。
“一旦感染就意味着手术的失败,”陶树清教授说,因此医生都会很慎重地对待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如果术后1-2周出现的急性感染,病人还在医院里,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般都不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不过,最让医生们担心的往往是病人出院回家后才发生的迟发感染或者低毒感染,“由于这类感染来得晚,症状又比较隐蔽,所以很多病人都会以为是术后正常的创伤痛,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而耽误了治疗。”因此,他提醒接受了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回家后如果两三个月内出现肢体痛,一定要及时回医院接受检查,不要掉以轻心。
除此以外,陶树清教授还强调,病人康复出院后活动一定要小心,以防万一在人工关节附近再次出现骨折的话,治疗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关节本身就是假体,如果它附近的骨骼骨折了,要通过钢钉重新固定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甚至无法通过手术治疗。”因此建议一些年纪大的病人即使更换了新关节,行动时最好还是继续借助一下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