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31日电 今年,哈尔滨市绿色食品认证规模取得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有337个品种获得国家认证。同时,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迅速提高,绿色食品销售到30余个国家和地区,今年销售总额达86.5亿元,预计可使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
认证规模跨越式发展
年初,市政府农发资金列出50万元支持绿色食品认证,调动了各企业认证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典型引路、依托科技等办法,促进绿色食品认证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有效使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已达337个,同比增长45.8%;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27个、绿色食品154个、有机食品56个。在这些产品中,种植业产品44个,占13.1%;养殖业产品18个,占5.3%;加工业产品257个,占81.6%。
填补四项认证空白
一年时间内,哈尔滨市绿色食品认证填补了有机蔬菜、有机保健食品、水产品绿标和无公害杂粮杂豆等4项空白。目前,哈尔滨市绿色食品认证已经步入一个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推进,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推进,由以绿色食品为主向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同时,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迅速提高。国家有关部门对哈尔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产品质量的4次抽检和省市统一组织的绿标年检结果表明,目前全市有效使用的标志产品均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尤其是每年定期检测的无公害蔬菜,过去在全国37城市排名一直居后,今年已跨居第二。
营销网点达3800多个
据了解,在提高品质的基础上,今年哈尔滨市还列出专项资金100多万元,支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外埠市场开发。通过网上外销、展会外联、招商引资、入驻超市、到外地办专卖店等多种渠道,开拓外埠市场。目前,哈尔滨市绿色食品企业的营销网点已发展到3800多个,营销领域已扩展到国内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及亚非欧美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86.5亿元的总销售收入中,省内销售占32.6%,省外销售占64.7%,国外销售占2.6%。预计通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销售,哈尔滨市农民人均可增收1800元以上,同比增长一倍多。明年,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内外大中城市将成为哈尔滨市绿色食品市场开发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