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7日电(记者 焦洋)今天下午进行的省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中,农业组的委员们讨论热烈,对省人大十届五次会议上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充满信心。围绕新农村建设该从哪着手的问题,政协委员展开话题,并积极建言。
![]() |
李忠奎委员在讨论会上发言 |
李忠奎委员认为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性资金的投入。但钱从哪来?毕竟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其余的资金怎么解决。“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带动地方经济造血和地方的各领域建设。
孙东江委员认为应从提高人群的整体素质和改善生存环境入手。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但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据孙东江委员介绍,她曾去过的一个新建村,政府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新建欧式楼群,一派富裕村的形象。但步入农民家中,猪羊进屋满地跑,配套设施遭损毁,房里房外的感觉大相径庭。如果人的素质提高不上去,我们提出再好的规划也没人去实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
![]() |
张惠荣委员(图中)在讨论会上发言 |
张惠荣委员建议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总体发展规划,不能搞一刀切,还要分步骤、分层次因人而异的制定规划。制定的规划要有步骤,今年做什么,明年做什么,明确到具体的事上,做到件件有结果。此外,地方发展的程度和条件也都不一样,在制定大的规划同时,还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来,这样才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