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4日电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栗战书在13日召开的全省交通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清醒认识我省的公路状况,改变在公路建设问题上的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千方百计破解资金难题,加强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完成今年建设任务。副省长刘海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申立国主持会议。
据悉,“十五”时期,我省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69.5亿元,建设公路总里程12550公里,建设高速公路714公里,建成国省干线主骨架公路4458公里。“十五”后三年建设农村公路通畅工程8092公里,“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架基本形成。
栗战书在讲话中指出,尽管“十五”期间,我省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公路建设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出行的要求。我省公路总里程不足、公路密度不高有客观原因,但思想障碍等主观因素更为主要。要改变目前由于我省地广人稀、地处交通末梢、经济欠发达和修路条件较差,而认为公路修不修都行、修建公路意义不大、建设成本较高和效益较低的错误思想认识,甚至是在公路建设上无能为力的悲观论调、畏难不前的懒汉行为和“等、靠、要、拖”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想办法,研究解决提高回报、增加效益的问题,加快我省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我省公路建设投资收益率不高,近年来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致使交通部门债务较重,再融资、再建设能力不强。对此,栗战书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广开渠道,筹措资金,破解公路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
要在财政和交通等部门保证投入的同时,探讨实施从一些资源型产品销售中提取专项建设资金、公路重点工程建设地方税返还、适当调增高等级公路及干线公路交通规费征收标准和规范地方养路费的收取等办法,鼓励通过通村公略沿线受益单位捐助、机关单位企事业包扶、减免收费和节约支出、引导农民进行路基储备等方式,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要学会经营资源,制定政策,探讨利用我省的土地、矿山、森林、煤炭、石油等资源开发、开采权,融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改变只会向政府要钱、从银行贷款建设公路的观念,不断拓宽公路建设筹资渠道,采用BOT、BT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路建设。栗战书还要求,要彻底解决公路建设中层层转包、偷工减料和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管理,降低造价,不断提高公路建设质量。
栗战书说,“十一五”期间,我省公路建设的总体要求是,高等级公路加快延伸,联结路段加快环通,农村公路加快到村,公路质量加快提升。谈到农村公路建设,栗战书强调,要集中力量,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形成农村公路建设的合力。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正确界定和处理农民负担问题,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修路的积极性。要本着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考核和奖惩,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刘海生在讲话中要求,要继续大力推进骨架公路建设,努力构建功能完备、结构合理、布局完善、服务高效的骨架公路网络,发挥其强大的对内集聚效能和对外辐射作用。要深入挖掘运输潜能,努力提高公路、水路运输能力,加快区域运输一体化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树立大交通观念,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客运和水上运输,为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战略支撑。同时,要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交通安全工作。
会上,省政府与各市(地)政府(行署)签订了农村公路建设责任状,表彰了2003年至2005年全省通乡(县)公路建设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