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9日电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中北春城小区业主委员会终于成立了。回首这段异常艰难的维权之路,小区业主们感慨万千。居民们都说,成立业主委员会,小区中三位老人功不可没。
业主维权第一人
在中北春城1700余户居民中,第一个主张业主维权的人是筹备组中71岁的刘晓东。退休在家的刘老平日里就喜欢翻阅法律书籍。6年前,刘晓东就对物业这个新生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研读,他意识到业主是小区的主人,物业只是业主聘用的“管家”,而目前普遍存在业主不能真正当家做主、受制于物业的状况。2004年,刘晓东入住中北春城。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5年9月,就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物业单方面定物业费等问题,刘晓东多次找到物业但是都没有结果。刘老强烈感到,业主人多不示众,物业对没有组织的业主而言,始终处于强势地位。若想维护业主权益,就一定要尽快成立自己的合法组织。
为详细了解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步骤,刘晓东多次前往哈市房产住宅局物业管理处咨询。2005年9月,刘晓东找到物业提出建立业主委员会的申请,被小区物业经理告之已有业主委员会。刘晓东拿着“业主委员会成员”名单,带领几位老人登门找寻自己的组织,经过调查得知,所谓的“业主委员会”竟是物业私自指派。10月,刘老带领大家找到物业,当面戳穿了其欺骗业主的事实。
敢讲敢做的老成员
如果说刘晓东是“文臣”,那么身为筹备组副组长的于宝臣就可以说是“武将”。72岁的于宝臣在业主们的眼中是最敢讲敢做的人。2004年,刚入住的于宝臣听13号楼居民讲,小区里突然多出了个大坑,据说是物业要建锅炉房,物业还表示这是为2期住户供暖,预计引进0.5吨锅炉。凭多年基建工作经验,2期千余户居民至少要用3吨的锅炉供暖,于宝臣断定物业一定隐瞒了事实。当他要求物业拿出建锅炉房审批文件时,物业经理无法出示。老人当即带人填平了作业坑,锅炉房没建成。
谈及成立业主委员会过程,于宝臣说:“成立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我从未放弃。”当时,物业经理李钦涛拒不递交成立业主委员会申请,于宝臣多次找他谈判,直到10月物业同意了居民的请求。但2005年12月20日,小区内张贴了一份关于成立业主委员会筹备组的公告。该公告中的“筹备组成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要求激起了业主们的愤怒。12月21日,于宝臣同40多名业主代表找到动力区政府,后经和平路街道办事处证实,该公告是按李钦涛意见起草的。于宝臣意识到,如果不罢免物业经理李钦涛,成立业主委员会将遥遥无期。他和其他业主向宏邮物业公司上级单位递交撤换物业经理请求。李钦涛最终被调离。
假“业主委员会”主任
作为筹备组中的特殊成员,回忆当初担任前期业主委员会主任的荒唐事,57岁的张翠云义愤填膺。2003年1月入住中北春城的张翠云在居住不久后,发现房屋隔墙板开裂严重。为此,她和物业开始打交道,去的次数多了,和房管员便熟识了。2003年冬天,房管员找她进业主委员会,对法律知之甚少的她觉得为大伙办点事挺好便答应了。到了会所,工作人员让张翠云填了个表后就再没音讯。“直到2004年9月,哈市房产住宅局物业处打来电话通知我去领表,才发现登记中我竟莫名其妙地成了业主委员会主任!拿表回家后,看到上面要求填写什么时候召开的业主大会等问题,越想越不对劲,我就去质问物业经理,‘我从来没参加过什么会,连业主委员会成员都没见过,叫我怎么填。这不是骗人吗!’”张翠云气愤的说。
见刘晓东等老人带领大家争取权益,正义的张翠云立刻加入了真正属于大家的组织——筹备组。张翠云说:“为选候选人,我们半个月跑遍了130个单元,挨家挨户送推荐书,每天都忙到21时之后。业主代表大会的召开大家都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我们学会了用法律武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