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1日电(实习生 李天池 记者 高长利)为推进依法行政,增强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透明度,实现审批提速,哈尔滨市法制办编制了《哈尔滨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事项一次性告知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将于近日公布。
据哈尔滨市法制办副主任单国俊介绍,哈尔滨市的有效施工期短,现有的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缩短审批时限。同时,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着行政审批和技术性审查混淆,行政审批和服务性收费交织;建设单位报批时,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律形式的,行政机关未做到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补报的有关材料导致报批工作延长时间等问题,《目录》的编制可一并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哈尔滨此次编制《目录》中的项目,涉及与建设项目有关的14个审批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共涉及行政审批事项19项。《目录》中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审批的事项、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时限、需要提供的全部材料、申请书示范文本、相关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一一列出。建设单位在项目报审时查询《目录》,就可对所报的审批事项是否符合审批条件,到哪个部门提出申请,提报哪些材料,交纳哪些费用一目了然。
单国俊表示,公布《目录》可以督促审批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做出审批决定,同时也便于建设单位对审批部门的监督。建设项目报批时,审批部门增加《目录》以外的审批项目或者增加审批条件的,建设部门有权拒绝。通过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可以杜绝因审批部门没有履行告知义务,造成申请人多次往返而不能获得审批的现象。
为保证《目录》的落实,哈尔滨市还将于近期出台《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一次性告知规定》,明确审批部门发现申报人申报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行政审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的应承担相应责任,包括责令改正、通报批评、行政处分乃至赔偿相应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