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8日电 “五一”黄金周,黑龙江省商务厅启动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制度,据估算,截至7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18.7%,客流量比平日增长40%。各地节日市场商品丰富、供应充裕,市场秩序良好,大型商场、超市客流量明显增加,购销两旺。
主要副食品供应充足。省商务厅重点加强了肉、酒市场检查监管和肉、菜加工环节的检验检测,确保上市肉品、酒品、菜品质量安全,加大了优质主要副食品的市场供应。黄金周期间,肉禽及制品日上市量在110万公斤左右,蔬菜日上市总量在1000万公斤左右,达60多个品种,蔬菜检测合格率在97%以上。
休闲、时尚、品牌商品消费带动销售增长。哈尔滨松雷、远大、中央商城等品牌商场销售增幅较大,一些品牌时装、化妆品、金银饰品等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据统计,黄金周期间,省商务厅重点监测企业服装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56.8%;化妆品类同比增长45.4%;金银饰品类同比增长19.9%;文化体育健身类同比增长39.1%。
家电市场销售红火。节日期间,大屏幕平板电视、节能冰箱、健康型全自动洗衣机、空调旺销。据监测,节日期间,全省重点监测企业家用电器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65.9%,其中电视机类销售同比增长61.8%;洗衣机类同比增长54.8%;电冰箱类同比增长91.5%,空调类同比增长40.0%。
餐饮业市场销售红火。据省商务厅监测显示,黄金周期间,佳木斯市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1%左右,齐齐哈尔市一些大型酒店营业额比平时增长50%。哈尔滨市内的一些大中型酒店的定餐率也都在80%以上,其中哈尔滨源盛东大酒店、华梅西餐厅的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1倍。此外,大庆、牡丹江等城市一些餐饮企业营业额也呈上升态势,节日餐饮市场依旧红火。
居民购物向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集聚。节日期间,客流量明显向城市商业中心的大型百货商店、购物中心、综合超市集中,特别是集吃、穿、用、玩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其中,大商集团牡丹江新玛特购物广场、百货大楼销售同比分别增长52%和32.2%;哈尔滨中央商城销售同比增长28.3%;大商集团鸡西新玛特购物广场同比增长35.6%;双鸭山第一百货商店销售同比增长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