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北安市“反租倒包”农民不种地也有好收成
2006-05-09 20:39: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魏义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9日电(记者 魏义松) 怎么才能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今年北安市开始实行“反租倒包”,由农机合作社出面,把农民手里的承包地再包回来,农民可以稳稳地拿到包地款,如果农机合作社有盈利,他们还能再得到60%的分红。在北安市的“反租倒包”试点村二井镇联立村已经有52户农民把地交给了农机合作社,高高兴兴地当起了“股东”。

  联立村村民陈艳圣家里有20亩地,原先自己种一年也就收入2000多元,而且有地拴着干别的也不专心。今年,村里的农机合作社一提出“反租倒包”,他就把自己的20亩地拿了出来。他自己心里有一笔账:原来自己种大豆,一亩的纯利润也就在150元左右,把地包给农机合作社一亩的承包金就有180元。不用种地还比自己种时多得钱,何乐而不为呢?况且如果农机合作社年底有盈利,他还能有分红。

  现在,陈艳圣在家附近的砖厂干活,一年能收入个四五千元。他媳妇在家搞养殖,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二井镇联立村总支书记李思奎介绍,目前“反租倒包”的合同是三年期的,如果搞好了以后签订的合同将会是永久性的。按照耕地的不同租金从160元到180元不等,而且租金先行付给农户。农机合作社年底有盈利,他们将拿出60%,按照农民被租土地进行分红,剩余的40%作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资金。如果遇到了大的自然灾害,农户只负担40%的亏损。今年,全村已经有52户的1200亩耕地加入农机合作社的“反租倒包”中。

  “反租倒包”一出现为何就能得到农民的认同,李思奎讲者还要得益于村里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联立村的农机合作是2004年通过竞标组建的,国家投入100万自筹资金59万,购置的大型机具中主车6台,配套农机具15台套,当年总收入33万元,盈利4万多元,按股份分给村民每亩1.2元的分红。正是农机合作社的分红,让许多农户相信“反租倒包”自己能得实惠。

记者在联立村采访时,联立村农机合作社已经开始整地。从农户手中租来的1200亩地,一台大型农机具都用不了。他们已经开始多元化经营,大型农机具出去跨区经营,剩下的机器找些修路一类的活干干。即使今年是个平年,每亩地也能有100多元的利润,这样农户每亩地就能分得60多元的红利了。
农机合作社的人员对机器进行检修
农机合作社的人员对机器进行检修

  

  虽然已到了春耕时节,在联立村也没有人来人往的场面。村长魏绪亭介绍,由于大机械作业村里的劳力已经有半数解放了出来,村里的1400多名劳力,已经有五六百人出去打工,52户参加“反租倒包”的农民中养牛的已经有12户,其他人家村里也联系好了几个修路的活儿。现在村里正在联系建设一个500头牛的养殖场,到时候村里的人就都有活干了。

  据了解,北安市原有村级农机合作社4个,今年还将组建10个农机合作社。“反租倒包”试点结束后,其他农机合作社都可能借鉴开展这种运作方式。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