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六一”临近,一位贫困母亲恳请企业——作秀别把孩子当“道具”
2006-05-29 13:08:0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任清海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9日电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下岗职工。下岗后,我一个人带着9岁的孩子,生活很艰难。孩子已上小学四年级,平时家里省吃俭用,孩子在学校虽是贫困生,但很要强,学习也不错,这让我感到一丝欣慰。

  我现在想向贵报反映一个不好的现象: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都有企业与学校联系,要求组织贫困生搞这样那样的活动。每次活动,企业都邀请很多新闻单位到场采访,送来一些文具和食品等,或带孩子们去公园游览一番,有时还会请孩子们吃一顿“大餐”,名义上是企业慰问孩子,实际上,企业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些活动,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孩子长这么大,吃过的两次“大餐”,都是“六一”活动中企业“请”吃的。而除了一年一度的这个节日,就几乎再很少有人来关心孩子。学校从小教育孩子要艰苦朴素,我觉得,这样大起大落的巨大反差,对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不利。而且孩子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这样的“整景”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作为一名贫困孩子的家长,我恳请这样的企业和学校:如果真心想帮助孩子,最好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比如资助贫困孩子们,不让他们辍学;在孩子平时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给以物质及精神上的帮助,而不是为了宣传,把孩子当成一件“道具”。一位贫困学生的家长

  调查附记:

  因为顾及孩子今后的在校学习生活,这位家长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但记者了解到,“六一”儿童节前后,类似性质的帮扶贫困学生的活动确实存在,记者近几天也收到了两份参加这样活动的邀请。采访中,一些学生家长也表达了相同的愿望。有家长告诉记者,每年“六一”,学校都要组织各种活动,有时还要参加表演,有时为了拍照或等领导出席,孩子们要等上很长时间,说白了,这些都是在“作秀”。记者在哈师范附小松北分校了解到,今年儿童节前,该校将与该区的一所贫困小学“联姻”,所不同的是他们给这所学校送去了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并计划派优秀教师支援贫困学校的教学。有关人士认为,如果要让孩子们快乐,就把节日还给孩子们。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