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倾心打造“三个适宜”的哈尔滨——访哈市建委主任魏伟
2006-06-27 11:23:1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董云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7日电 “‘十五’期间,哈尔滨市城市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从城市快发展、大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迫切愿望出发,特别是与全国同类兄弟城市加大投入、竞相发展的态势相比,哈尔滨市加快建设的任务紧迫。围绕城市行政区拓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全局性要求,遵循‘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建设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实施基础性、先导性、资源开发性大项目建设的工作部署,哈尔滨市今年着手启动三环路、地铁、二十道街跨江桥、何家沟综合整治等一批城建大项目,希望通过这些大项目的实施,全面拉开城市发展新框架,为哈尔滨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近日哈尔滨市建委主任魏伟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了今年哈市建设的谋划。

  在已启动的大项目中,三环路和地铁项目很受市民关注。魏伟说,三环路关系哈尔滨未来发展,对城市格局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拉动作用极强。按现行标准测算,三环路两侧能够用作资源开发的土地保守估计为28平方公里,所能提供的土地空间、产业空间、生态居住空间,其空间形态和质量均比现有城区好得多,发展余地很大。地铁项目可以激活历史上沉淀的资源,对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交通格局,促进城市空间拓展,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民出行条件都将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除三环路和地铁外,直接贯通南北两岸行政区的松花江跨江交通项目,也已摆上城市发展的重要日程,正在千方百计全力推进。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项目和松花江大桥改造项目,是先行推进的事关“两岸繁荣”的重要联络通道,目前方案设计、环境评估、水文分析等前期准备正在抓紧进行,届时松北和呼兰区与江南老城区的联系将更加便捷。此外,群众多年企盼的,位于城市上风上水之地的何家沟污水治理工程已开工,并将按照整体生态型标准,将沿河流域建成最适合人居的水岸新区。文昌桥西段打通工程、华山路、齿轮路、保健路等城区路网工程也已全面展开,正在全力推进。

  “以上工程完成后,哈市将形成环路相通、立体交叉的现代化交通格局,水清地绿天蓝的良好生态环境,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城市的规模与内涵都将向‘三个适宜’的目标迈进一大步。”魏伟向记者描绘了一个哈尔滨快发展、大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系列大项目的集中启动实施,也使“十一五”时期的哈市城市建设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魏伟说,今年城市建设计划实施的单体工程近千项,年度投资规模百亿元。如何在国家宏观政策框架内有效的运作和利用资金,是确保各项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的关键。另外,由于地铁、大型立交桥等项目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从设计到实施都有着很大的挑战性。如三环路涉及的桥梁建设,只有按照功能性、观赏性有机融合的要求设计、建设,才能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魏伟说,哈尔滨市将更多地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对重大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将通过合资建设等多种合作方式,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形成多主体投资、多元化建设格局,实现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和导向功能。与此同时,将充分发挥城建基础设施大项目对城市资源的拉动作用,科学配置,统筹运作,以项目建设带动周边土地升值,以土地预期收益回报支撑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建设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围绕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技术人才配备和科技创新,提高城市建设科技含量和工程质量,努力创造精品工程,创建属于哈尔滨的荣誉品牌。

  “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下,哈尔滨的未来,一定会更宜人、更秀美。”魏伟说。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