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2日电 11日,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了“希望工程圆梦大学”公益活动。在为期2个月的时间里,“希望工程”将通过媒体反映贫困准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展示他们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同时动员社会参与,捐款资助今年两万名贫困准大学生圆大学梦。
据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谷为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我省要录取的近17万名考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15%,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贫困地区,除了一部分人艰难求学外,还有近两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考新生面临上学难的困境。高考成绩发布后,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已陆续收到全省各地(市)县首批550名家庭贫困学生的书面申请,均符合本次“圆梦行动”的报名要求:父母均为农民;遵纪守法,品学兼优;家庭经济贫困,年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高三学年总成绩排年级前列;没有获得其他奖学金或助学金资助。同时,高考成绩公布以后,这些学生的成绩均在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上,其中600分以上的学生为195人,一表分数线以上的有338人。然而,对于经过艰苦奋斗、高考上榜的他们来说,可谓是“十年寒窗终有果,家境贫困梦难圆”。今年“圆梦大学行动”力争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多资助一些贫寒学子。此前,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已经收到社会热心企业捐款46万元人民币,其中16万元用于捐助40名特困大学新生。
据了解,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该公益活动开辟了专门的活动网站(www.lq.org.cn)。有捐赠意愿的热心人士、机构和企业可在网站上选择、结对资助大学生,并通过银行、邮局、网络在线、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捐赠。资助每名准大学生的捐款标准为4000元人民币。收到捐款后,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向受助学生和捐赠人颁发《结对资助证书》。
从即日起,黑龙江晨报将与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推出关注“希望工程圆梦大学”系列报道,关注贫困高考生,帮助他们圆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