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张密林——爱玩泥的老人
2006-08-20 06:45:4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宏晶 李 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0日电 用一堆黄泥、一只削尖的筷子,张密林老人就能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泥塑人物。19日,记者在“第七届哈尔滨民间民俗艺术博览会”上,采访了已经是第五次参加“民博会”张密林老人。

  在兆麟公园的民俗艺术品展厅里记者看到,年过五旬的张密林老人正在如数家珍地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智取威虎山》和《丰收大合唱》中的人物塑像摆放到展台上。只见展台上穿着嫩绿色对襟棉袄的泥塑老太太正拿着大烟袋、扭着大秧歌;另一边头戴棕色狗皮帽子、穿着黑皮袄的杨子荣与丑态各异的“八大金刚”斗智斗勇。张密林老人一边在展台上摆放泥人,一边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参加了5年“民博会”,今年参展的《智取威虎山》泥塑已经被定为牡丹江旅游纪念品,并将大批量生产。

  在采访过程中,张密林老人告诉记者,他特别感谢“民博会”,是“民博会”成就了他的艺术之梦。原来,年轻时的张密林退伍回到农村后,一直从事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天天拿着彩笔画纸走街串巷地给居民的家具绘制图案,给老人小孩画肖像。

  1997年春耕时节,张密林像往年一样与家人一起插水稻秧。在休息的时候,张密林看到自己和家人全身上下全是泥,就如同泥人一样。这让张密林想到已有一百年历史的“天津泥人张”,为何不用这些天然的黄泥和自己的美术功底来做一些泥人呢?说干就干,当天张密林就把农活抛给家人开始自己的泥人创作生涯。也许是张密林在美术方面的悟性很高,一会的功夫就捏出了惟妙惟肖的小孩玩耍的场面,可是没几天张密林捏制的泥人就“四分五裂”了。为此张密林开始买书研究如何让泥人不干裂,他先后尝试在泥土中加草、加麻、加棉……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制服”了泥人干裂的毛病。

  在1998年抗洪期间,张密林将他的第一件作品——《抗洪》塑像送给牡丹江军分区。接着又用了三年时间捏制了泥塑作品《上下五千年》,并于2000年凭借该泥塑作品第一次荣获民间艺术展的参展资格,并赢得了第三届“民博会”十佳精品奖。

  从此,张密林走上泥塑之路,先后创作了《夕阳红》、《九九归一》等作品,先后获得了多次手工艺品比赛大奖。张密林表示,他今后还会为群众努力塑造更多生动鲜活的泥塑人物。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