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7日电 在16日刚刚结束的2006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洽谈会上,黑龙江省有777.8万吨粮食南下,其中水稻和大米296.5万吨,龙江特有的寒地大米再次成为热点。
品质优良龙江大米成为热点
首次参加2006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洽谈会的陕西西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省属最大的粮食企业,对黑龙江大米特别感兴趣。据该公司总经理刘志军介绍,陕西省每年的水稻缺口达10亿斤,而黑龙江大米在陕西市场上有良好的信誉,所以这次采购的重点就是黑龙江大米。
因为地处高纬度地区,黑龙江省以出产寒地单季水稻而闻名。因为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再加上东北肥沃的黑土地,黑龙江大米也被称为粳米,即晚熟而稍具黏性的大米。由于黑龙江大米品质佳、口感好,远销全国的龙江粳米不仅创出了品牌,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
多个品牌上海超市设销售点
在上海市真新粮油批发市场和南京市下关粮油批发市场,黑龙江省大米分别占市场年销量的33%和40%。从近两年的购销量看,黑龙江省大米已占上海市、浙江省粮食市场份额的30%左右。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北大荒”、“梧桐”、“松北王”等知名品牌直接在上海农工商超市等大型卖场设立销售点。
多样化合作模式拓宽产销渠道
不仅“北大荒”“梧桐”“哈哈木兰”等品牌大米外地市场热销,龙江米产销方式也发生显著变化。去年,哈尔滨市木兰县与上海奉贤区签订农业合作协议,确定在木兰县建立“基地十农户”的合作社,在上海奉贤区建立水稻销售合作社。双方合作社组成跨地区的产、购、加、销一体化合作联社,实现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