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7日电 继远大、松雷掀起“打折浪潮”之后,新世界商场、百盛购物中心等各大商场也相继在商战中使出浑身解数,以各种打折优惠手段吸引消费者,“打折浪潮”背后的玄机何在?记者几经探访,一些素来守口如瓶的商场负责人终于开口,目前是“老鼠(商场)捉猫(消费者)”的新游戏,这种游戏到底怎么玩,大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买方市场”已到来
对于“打折浪潮”,中央商城有关人士如是说,决不会参与到这种风潮中去,“我们现在的店庆,最多也就是在普通商品价格上实实在在地打个7.3折。”与此对应,某大商场目前正面临着“打折时商场爆棚,打折结束商场无人”的尴尬境地。去年和今年,这家打折“最凶狠”的大商场,在结束大幅打折次日,便出现了罕见的“零销售”现象。一家国有大商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大商场面临着“不大幅打折是等死,大幅打折是找死”的两难处境。
一家商场老总说,过去商场是“猫”,消费者是“老鼠”,进来一个逮一个,现在完全倒过来了,商场打折力度不够,消费者不会捧场。有关数据体现了“猫鼠关系”变化的一些因素。据市商务局统计,目前哈尔滨市江南、江北两地开发的商业面积已超过200万平方米,从去年底开始陆续投入运营。哈尔滨市有400万左右市区人口,已有商业面积保守估计超过100万平方米,因此哈尔滨市人均商业面积已超过0.7平方米,正迅速接近北京、上海和欧洲发达国家(人均1.2平方米)的水平。据国家商务部统计,重庆人均商业面积不足0.7平方米,北京人均商业面积不足0.8平方米,上海人均商业面积1平方米,目前均已出现商业面积大量空置、商战惨烈的局面,而哈尔滨市消费能力目前仍低于北京和上海,业内公认,哈尔滨市商业“买方市场”到来了,“猫鼠”已经换位。
走向“家电卖场式”经营
商场与消费者发生“猫鼠换位”,哈尔滨市消费者也很快学会了“持币待购”。就此,几位业内知名人士作出判断:哈尔滨市大商场未来极可能走向“家电卖场式”的经营方式,真正的打折大战明年才会爆发,大战爆发后形成的混战局面,对各商场而言是“不堪收拾”,对消费者而言则是“闻所未闻”和“大喜过望”。
“再怎么打折,最多也就是接近北京、上海的水平了。”哈尔滨市一家商场的老总说。刚从北京回来的记者发现,北京各大商场里目前最“疯狂”的打折活动已经达到了“买158元送158元(券)”。对此中央商城综合办负责人单桂琴说,“疯狂打折”打到这种程度,如果不玩猫腻,活动根本无法进行。而百盛购物中心总经理助理金煦东认为,“疯狂促销打折”背后的“家电卖场式”经营方式值得借鉴。据悉,在“家电卖场式”经营中,一年里有多达近20个人造的大小“节日”,包括“店庆”、“彩电节”、“新开门店庆贺”等,不一而足,正好迎合了消费者“不见打折不进门”的心理。另一方面,在“家电卖场式”经营里,“节日”销售额占到了整个销售额的2/3以上,因此哈尔滨市某大商场在结束大幅打折的次日出现的“零销售”现象,其实正是“家电卖场式”经营的特点。
目前,哈尔滨市大商、上海百联等实力商场将陆续在明年开业或“满负荷”经营,这是业内认为打折大战明年才会爆发的原因。对于明年大战爆发后形成的商业混战局面,一位商场老总预测,哈尔滨市消费者将在商战中得到实惠,对各商场而言将会“不堪收拾”,“你想啊,僧多粥少,狼多肉少,不‘打死’几个那是不可能的。”
商业格局将重新洗牌?
“打折浪潮”背后紧随而来的,或许是哈尔滨市商业格局的重新大洗牌。哈尔滨市一家市场策划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在探讨一些大型商场彼此合作的可能。据这位市场定位策划专家说,目前在商业市场上,也是“胜者通吃一切”,“第一是第一,第二什么也不是!”为求得生存,主动求人“吃掉”自己,也许是最好的自救办法。一位商场老总谈到哈尔滨市一些大商场相互兼并时说:“黑天鹅如果不被国美兼并,今天黑天鹅、国美、苏宁和三联也许可以拼个你死我活,难分高下,但从长远来看,黑天鹅的处境将会越来越艰难,很可能最后连求人‘吃掉’自己的机会都没有了。”
有关人士认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是远大、松雷轮番领衔在商战的舞台上亮相,似乎风光无限,但其背后有多少压力、多少难言之隐,怕是只有当事人才最清楚。在哈尔滨市人均商业面积正迅速接近北京、上海和欧洲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在大商、上海百联等有实力的商场虎视耽耽,尚未出手加入打折混战的时候,惨烈的商战其实尚未来临,但它必将迅速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