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6日电 15日,黑龙江省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针对哈尔滨市城郊的孩子们艰难步行上学一事发出呼吁,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堵”和“疏”同步进行,尽快想办法解决城郊孩子的上学难题。
“城郊孩子上学难”的现象让省人大代表、原哈市第69中校长王春梅感到痛心。她说,作为从教数十年的老一代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么多孩子因交通工具不畅通而面临上学难题,有的孩子甚至还因为“黑送子车”的停运而辍学,她感到心酸。家住城郊和农村的学生因所处地域的差别,比城里的孩子学习条件艰苦,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多,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的不公平待遇。现在这些孩子又因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学习,更加在让人痛心。
王春梅感慨地说,城郊这8000多个上学难的孩子不仅仅是这几千个家庭的孩子,也是社会的孩子、国家的孩子,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因此,政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日协调各有关部门,把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早日解决。
曾经向政协提交“有关治理送子车”议案的哈市中小企业局高级经济师、市政协委员鲍公民说,没想到哈市会有这么多的孩子上学难,更没有想到为了上学,他们小小的年纪要付出如此难以承受的艰辛。
鲍公民说,孩子们每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上下学的路上,哆哆嗦嗦地在寒风中苦苦跋涉,有的孩子冒着大雪走了五个多小时才回到家,手脚冻得失去了知觉,这一幕幕场景就像是一根根钢针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心里。教育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事,孩子是牵动家庭和社会的神经,如果连孩子上学这个教育的枝节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解决,何谈教育大计呢?
鲍公民相信,“政府拿一点、部门政策倾斜一点、家长多付出一点”,城郊孩子上学将不会再是难题。
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焦利众激动地说,为了上学读书,哈市城郊近8000个幼小的孩子每天披星戴月地奔波,看了让人心疼,这也表明解决学生出行难已经迫在眉睫。焦利众表示,打击整顿“黑送子车”无可非议,但亡羊还需补牢,必须继续解决由此而引发的城郊孩子上学难问题。只有有关部门足够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这一现象才会如家长和读者期盼的那样,只是一个阶段和过程,不会长期存在。他建议,职能部门应该将“堵”和“疏”同步进行,使送子车行业能够逐渐步入正规化、法制化经营的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