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调控政策频出中介艰难求生 “蒸发”频发困扰房屋中介市场
2007-01-06 19:10:2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徐生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6日电 对房屋中介行业来说,2006年是一个不平凡的政策年: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便有八项政策出台,在各项政策的严厉调控下,各地房屋中介企业大量倒闭,哈市房屋中介市场也相继发生了企业倒闭和携款“蒸发”的事件。哈市商品房交易中心有关人士提醒购房者,由于目前哈市房屋中介市场整体尚未规范,加之各项政策的打压,一些不正规的中介公司很可能在年底捞上一笔房款玩“蒸发”,市民在交易时,一定要谨慎。

  房屋中介接连“蒸发”

  日前读者张先生向记者投诉说,“军豪”中介拿着他近10万元的房款“蒸发”了,他现在是钱房两空。根据张先生的投诉,记者来到“军豪”中介总公司,看到该公司牌匾已经撤下,大门紧锁。该公司周围的居民告诉记者:“这家公司已经停业很长时间了,老板已经不知去向,这段时间里,曾有四五拨儿人来找他们要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房博士”、“陆路阳”等经纪公司也发生了同样的“蒸发”事件。记者在南岗区和兴商厦的“房博士”中介公司看到,该公司也是人去楼空。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房博士”公司除了欠购房者的巨额房款外,还欠了加盟合作店2万多元的钱款。位于开发区大顺街28号的“陆路阳”中介公司也已停业。目前,此公司不仅欠员工的工资,还欠购房者几十万元的房款。

  “定时炸弹”威胁行业

  自2006年4月28日央行全面上调一年期贷款利率,共有八项政策出台。特别是2006年7月26日国税总局发布《关于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全国二手房市场出现成交量一度跌入深谷的形势,购房者观望加剧,中介门店门可罗雀。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市场惨淡,几个月的时间内,仅哈市市区内就有近二十家中介公司倒闭。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二手房中介市场的中介交易中,资金大多是由中介公司代收,由于交易完毕后中介公司收取的中介费并不是很高,各公司生存艰难。一些不正规的公司员工达到几百人,再加上大版面的广告投入,这些支出对于很少的中介费来说,使中介公司利润极其微薄,甚至陷于亏损状态,加之各项政策的打压,更是让一些中介公司难以维持,这就使这些公司很可能利用年前这段时间“捞”上一笔房款后玩“蒸发”。而且,有些中介公司一直在挪用购房者的房款进行经营,在无法补足房款的情况下,这些中介只能选择“蒸发”,这就像“定时炸弹”一样,不知何时引爆撼动整个行业,对行业造成致命性打击。

  “资金托管”现身哈市

  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日前明确指出:“今后房屋经纪公司将不得直接收取交易资金。”今后,客户交易资金将由监管机构进行监管,购房者通过此方式能避免交易风险。目前,“爱家”、“好家庭”等经纪有限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银行托管购房资金,买卖双方零风险”的业务,值得业界和消费者关注。

  据了解,资金托管是指凡是自由交易成功的买卖双方,都必须与中介公司委托的交易资金监管机构签订资金托管协议,只有在买方领取新的产权证后,监管机构才将购房款支付给卖方。记者在开展资金托管的中介公司了解到,交易后,卖方领取托管资金则必须在买方领取《房地产权证》后,持有效身份证和资金托管凭证经资金托管中心工作人员审核,填写资金托管支取凭证,由买卖双方签名到财务部门办理取款手续,卖方到银行提取卖房款。如果在买卖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前,资金托管分中心将暂停支付托管资金,以免造成双方当事人经济损失。

  年底交易谨防上当

  哈市商品房交易中心有关人士提醒购房者,要想解决二手房安全交易问题,关键是保证购房资金拨付的安全性。在资金往来过程中,如果采取银行监管的方式,中介公司就不会出现侵占、挪用房款的现象。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不能轻易把存折交给中介公司保管,或者轻易把存折的账号和密码等信息透露给中介公司。贷款手续办好后,贷款人应该把贷款存折带走,等中介公司通知放款后再到银行领取,也可以自己直接向贷款银行查询。待确认贷款发放后,再由贷款人、卖方、中介公司三方一起到银行划转房款。或者在中介见证下,提取现金后直接交给卖方。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房款被挪用的问题。

  该人士说,由于八大政策引发的观望气氛开始初现端倪,中介企业步履维艰。一些不正规的中介将在2007年很难继续生存下去,特别是在目前的市场状态下这些中介还在坚持,很有可能为了在年底“捞上一笔”房款就玩蒸发,因此,购房者在年底进行房产交易时一定要谨慎,尽量到有资金托管形式的正规中介交易,以防钱房两空,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