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6日电 去年,哈尔滨市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好天”共有304天,同比增加3天,创下历年之最。各行政区域噪声环境排名:呼兰最安静,道外最“吵闹”。昨天,市环保局公布2006年环境监测报告,用数字解答市民关心的环保问题。
夏秋两季“好天”多
据了解,去年哈市市区空气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104毫克/立方米,仍超出国家标准0.004毫克/立方米。另两项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环保专家介绍,去年占全年总天数83.3%的304个空气达标天中,夏秋两季“贡献率”最大,而冬季的逆温日和春季的大风扬沙天,则是引发“埋汰天”的“祸首”。专家分析,冬季包烧时间过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哈尔滨市冬季煤烟污染严重。
松花江支流污染堪忧
水环境方面,去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城市段各功能区水质均达到相应标准,其中朱顺屯水源地断面水质为Ⅲ类,其余断面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指标均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松花江哈尔滨段14条主要一级支流中,有9条支流水质达到规划功能标准,但呼兰河、阿什河、少陵河和五岳河污染严重,为Ⅴ类至劣Ⅴ类水质。
市区内呼兰最安静
去年,环保部门进行的噪声环境监测显示,市区主要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67.8分贝,同比降低0.4分贝,达到了国家标准。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控制在56.0分贝。
各行政区噪声统计结果
行政区噪声均值行政区噪声均值
道外区56.4分贝动力区55.5分贝
道里区56.3分贝平房区55.3分贝
香坊区56.0分贝呼兰区51.0分贝
南岗区55.9分贝全市56.0分贝
注:呼兰不参与全市均值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