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7日电 题:细思量长打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东北网记者曹曦 杜筱 吕博
【引出话题】在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的各驻地会场,“新农村建设”一直是代表谈论、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期望短期内就有根本变化,还需要细思量、长打算。代表们从场县共建、农民增收、农村教育、政策措施等多个角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细致规划。
【关键词汇】场县共建
【报告内容】场县共建迈出新步伐,农垦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北大荒集团进入全国百强企业行列。广泛开展林区、油区、矿区、垦区与县合作共建。特别要支持垦区加快发展,进一步发挥其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代表建议】黑河市隋凤富代表建议要发挥农垦优势,搞好场县共建,整合农业资源。嫩江县方晓代表建议要发挥场县共建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汇】农民增收
【报告内容】农村劳务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实现劳务收入164亿元,增长2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中的一半以上来自劳务产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52元,增长10.3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面推开,73万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代表建议]农民增收要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点,加快生态型新农村建设进程。要树立大农业理念,把以龙头企业为拉动力的产业化作为农业发展重点,实现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破解农民增收难问题,佳木斯市迟国良代表建议一是抓龙头提升产业化带动水平,推行品牌战略和标准化生产,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是抓市场带动,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四是抓劳动力的培训和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是营造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汇】农村教育
【报告内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部完成了现有113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在全省农村免除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学杂费,免除困难家庭学生的书本费,并对其提供寄宿补助。逐步将农垦、林场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就学子女纳入“两免一补”范围。
【代表建议】农村的师资力量和教育基础设施差,农村教育还存在着经费不足、学校路途远上学难等问题。绥化市高敬姬代表建议加大对义务教育法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初中入学率;省政府要积极增加预算,为边远的农村小学生配备通勤车,保证农村小学生不因距离问题而无法上学。
【关键词汇】政策措施
【报告内容】三个“丝毫不能”——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
【代表建议】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干部队伍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型的关系。黑河市管君亭代表建议省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尽快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农技推广资金不足的问题。鸡西市王广跃代表建议省政府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出台相应政策化解农村不良债务,减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