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8日电 连日来,“拓伟业”“苦力集中营”事件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发表了各自看法。哈市百姓也纷纷打来电话,在痛斥“拓伟业”野蛮行径的同时,许多人对司法部门在“拓伟业”“苦力集中营”事件曝光后的表现感到困惑不解:“拓伟业”的案子真的就这么难破?为什么事情已经被曝光了十几天,“拓伟业”的主要涉案人员还逍遥法外?
现状
农民工权益频遭践踏
市民齐征宇在看了黑龙江晨报关于“拓伟业”的相关报道之后表示,真没有想到在法制社会中,还有这样剥削工人的单位。他们不仅拖欠工人工资,还对工人的身体和精神进行双重折磨,在这样的单位工作简直就像在“人间地狱”。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力度,保护从业人员的最基本权利。
市民刘岩女士气愤地说,“拓伟业”强迫受害者从事高强度的工作,还一分报酬也不给,这简直就是强盗!这些受害者很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可以说,他们就是城市的建筑师,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城市才如此美丽。可现在他们却遭到残酷的压榨,实在让人痛心。
有着类似遭遇的农民工马志江表示,他非常理解这些受害者的处境和现在的心情。前一段时间,他在一家饭店打工,饭店也拖欠了他的工资。当他向老板索要工资时,老板反倒诬陷他拿了饭店的东西。最后,在他据理力争下,老板才给了他很少的一部分工资。马志江认为,当今社会屡屡出现拖欠打工者工资的问题,是因为现在用工单位对待工人不能一视同仁,认为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家又在外地,在这里无依无靠好欺负。
市民佟强认为,“拓伟业”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能够让这么多农民工上当受骗,是由于现在很多农民工没有多少文化,只能靠卖力气赚钱,这就给了像“拓伟业”之类的骗子可乘之机。当这些公司或个体企业和一些“黑中介”相勾结后,“黑中介”成了他们的“帮凶”。“拓伟业”在招聘时,每一个应聘者都没有应聘搬运工,当他们真的到了工作地点后,几百元的费用交完了,这时才发觉上当受骗,但为时已晚。
市民张远航认为,目前,关于保障农民工基本权利的各项政策法规很多,可拖欠农民工工资、损害农民工利益的事情仍层出不穷。有些企业知法犯法,拒不执行相关的政策法规。从“拓伟业”坑害农民工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现在,有关部门对用工企业的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对用工企业在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之后的惩罚措施还不够严厉。有关部门应尽快找到“拓伟业”的相关负责人,将其依法严惩,给受骗农民工一个满意的答复。
质疑
“亿拓”何以逍遥法外
“‘拓伟业’一伙分明是剥削弱势群体、威胁劳动者生命的无耻强盗!”市民李滨江说,那些受害者的权益能不能得到伸张?身心受到伤害后的他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和家人每天早晨都要第一时间翻开《黑龙江晨报》关注事件的进
展。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拓伟业”骗工事件虽被媒体连续报道了半个多月,老百姓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百姓始终没有看到司法部门有什么作为,看到的只是“拓伟业”的主要涉案人员仍旧逍遥法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市民薛守平说,“拓伟业”就是一个“害人”机构,在已经榨取了那些原本就很贫穷的应聘者身上所有的钱后,又通过24小时高强度的工作将人累跑,使之成为为其创造价值的免费劳力。他说,如此恶劣的事件发生后,如果相关职能部门不将始作俑者绳之以法,我们如何建设平安哈尔滨、和谐哈尔滨?但就在社会各界都引起强烈反响时,为什么仍未见司法部门抓人破案?他感到很失望。“拓伟业”逃跑就是想逃脱法律制裁,难道司法部门就这样让他们逍遥法外?目前,“拓伟业”还掌握着受害者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随时会对受害者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各部门都应尽最大努力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生命安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如果百姓权益无法保障,“和谐”又在哪里得到体现?
问责
相关部门难辞其咎
市民俞恕民先生说,在一个平民百姓看来,任何一件事情都应有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但在“拓伟业”“苦力集中营”事件中,一个小小的骗子公司竟从三四年前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小团伙发展壮大成了一个“正规”的单位。它在工商局注册了经营许可后,大肆对外招聘员工,通过“黑中介”猖狂行骗且屡屡得逞。他认为,这一切就是相关部门懒作为、不作为造成的。正是由于相关部门的放任、渎职,才变相纵容了“拓伟业”的贪婪和残忍。更令人气愤的是,“拓伟业”事件发生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反应速度和态度太令人失望。原本可以按法律法规快速办结的事情,却迟迟没有动静,让受害者眼睁睁看着恶人逃跑却无能为力。职能部门拿着国家的薪金究竟尽到了多少应尽的义务,“拓伟业”事件发人深思。
市民薛景兰女士表示,“拓伟业”骗工事件败露后,与劳动部门的积极调查处理相比,其他相关部门的反应却相当迟钝。令人费解的是,出现这么严重的事件,司法部门却至今未出面表态,这让关注此事的百姓能不浮想联翩吗?她希望“两会”代表、委员能针对此事拿出一个建议:今后应实行“问责追究制”,谁主管谁负责,像“行贿与受贿同罪”那样,谁监管不到位就应与被监管对象负相等的责任。相信也只有这种强制手段,相关部门才不会一味推脱责任,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反思
企业要向社会负责
市民钟安华先生说,哈市现在还有多少类似“拓伟业”的公司在继续行骗,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展开彻底清查,为什么总要等到事件发展到已造成许多老百姓利益受侵害后才出面解决。钟先生希望,政府各部门都应以此为戒,不要空喊口号,应将口号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做到自查自纠,看看自己管理的领域是否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同时,司法部门应将那些试图通过剥夺百姓利益、牟取暴利的恶势力消灭在萌芽中,让弱势群体不再受到伤害。
哈市南岗区的张月女士说,很多社会专家和知名学者都认定,“亿拓伟业”是一种“黑色经济”,他们如此胆大妄为、知法犯法,保护他们的“大树”一定是“根深须长”的。如果没有保护伞,他们的非法勾当不会持续这么久,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受害者上当。随着媒体报道的逐渐深入,劳动部门首先作出了回应。在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下,一部分受害者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劳动部门这种以百姓利益为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接下的问题是“亿拓”该受到怎样的严惩?从媒体1月12日开始报道“亿拓伟业”事件后,劳动、工商部门相继表态,做出了相应的举动。但司法部门却迟迟没有表态,那么多无辜的受害者被“亿拓伟业”骗走的钱谁来负责?谁来追究“亿拓伟业”负责人法律责任?这恐怕不是劳动和工商部门所能解决的事情。
张女士认为,哈市发生“亿拓伟业”事件绝非偶然,相关部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做得还不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受理投诉的渠道不畅通,使受害者投诉无门,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尽快解决,它就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后果是严重的。
哈市香坊区的赵宝山先生认为,在“亿拓伟业”事件中,“康师傅”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康师傅”虽然和“亿拓伟业”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康师傅”给了“亿拓伟业”生存空间和榨取劳动者血汗钱的机会。按照惯例,很多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都会详细地考察对方公司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工作环境、良好的信誉度等,以免因对方公司违法违规的行为给自己的公司带来负面影响。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康师傅”,能与“亿拓伟业”合作,这与“亿拓伟业”廉价甚至不计成本的劳动力不无关系。赵先生认为,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还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