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5日电(记者 单志华) 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省长张左己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黑龙江生态省建设作为2007年要切实做到的“六个更加突出”中的重要一项。生态省建设同样也成为出席省政协九届五次全会的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2006年黑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回顾(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生态省建设启动任务基本完成,治理“三化”草原2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600平方公里。交通事业长足进步,8项公路重点工程交付使用,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实现二期截流。
2007年黑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展望(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要更加突出生态省建设,积极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突出工业、交通、建筑三个重点领域,抓好七台河、伊春、大庆等资源型城市、东部煤电化基地、牡丹江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三个重点区域,大力推进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六项重点工作。突出做好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的28户企业的节能工作。以企业为主体,应用先进技术,建设一批废弃物资源化示范工程。继续推进鹤岗煤层气和粉煤灰、煤矸石开发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大庆、伊春、依兰等风电项目。大力发展低耗能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导和支持企业走市场化、专业化的路子,加快重点用能产业的改造。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实绩评价考核制度。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把加强政府责任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作为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把加强依法治理作为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把各类生产经营企业作为污染减排的责任主体,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认真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全面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化学需氧量排放要减少2.0%。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做好天然林保护、植树造林、草原封育、退耕还林、湿地恢复等工作。加快矿山废弃地复垦,新增耕地1万公顷。
【政协委员提案】
本届政协会议上,诸多政协委员的提案也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龙江这一主题。
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员会:加强城区生态规划创建优良人居环境
城市生态规划是一门新型学科,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涉及绿化、园林、生态、气象、环保等专业的系统科学。指导生态建设对黑龙江省是个崭新的课题。
建议规划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规划的制订和管理。从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考虑我省的历史发展,立足自我、突出文化、打造特色,制订出一套超前思维、科学合理、适于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生态建设规划大纲,从而更好地指导城市生态建设和管理。
民盟黑龙江省委员会:发展北方寒地节能型建筑
在北方寒地区域,建筑采暖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寒地区域推行节能型建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在黑龙江省的建筑市场上,存在着节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体系没有权威部门进行强制性登记核准,建筑节能技术发展不均衡及技术人员短缺,建筑节能工作的体系、配套设施不健全,百姓对节能型建筑认可度不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建议加快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并切实抓好舆论宣传,推广建筑节能理念,普及建筑节能知识,引导消费者树立节能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
政协委员冯洪滨: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GDP评价体系
GDP反映的只是经济发展情况,却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影响,没有将所耗费的资源和环境成本计算在内。长期以来,各地为了追求GDP的快速攀升,死拼宝贵的资源,大面积污染了环境。目前,建立绿色GDP的主要困难是如何核算包括森林、矿藏、海洋等环境资源和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成本的计算标准。特别是面对众多复杂、缠绕不清的垃圾发电、过度捕捞、毁林沙化、水源污染等进行梳理,建立一套数学模型来核算年度绿色GDP。
对于我省绿色GDP的呼唤,不是简单改变经济增长的核算方法,而是引领和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有序转移,引领和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传统GDP进行环境调整后的修正。使我省从此步入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我们自己和后代开创一个可持续生存的发展空间。
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员会:保护湿地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湿地保护工作得到重视,湿地管理机构和湿地保护区建设发展迅速。但有的地方对湿地保护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部分湿地面积被分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湿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仍继续存在。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据大庆市林业部门统计,2005年全市湿地总面积为64.1万公顷,据此测算,大庆湿地生态价值高达449.8亿元。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大庆,就是保护全省的财富。
建议尽快制定保护湿地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尽快研究实施大庆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抓紧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
针对建设生态省的各项测评指标,政协委员们还提出了加强城市垃圾收集和转运工作管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制定低频噪声环境标准、将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管理纳入量化规模管理、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等多方面建议。
名词解释:生态省建设
生态省建设,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协调发展。
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基本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