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6日电 目前,哈尔滨市的“话吧”已遍布大街小巷,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人口及部分市民打电话难、打长途贵的问题。然而,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话吧”的卫生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在哈尔滨南岗区铁路街上的一家话吧内,记者看到只有10余平方米的房间内兼营食杂,室内空气浑浊不堪,所有的6部电话都有人在使用。其中一名中年男子一边打着电话一边用面巾纸擦着鼻子,并冲着话筒打了个喷嚏。该男子打完电话离开后,另一个顾客立刻拿过话筒拨通了电话,刚才被喷嚏“喷”过的话筒离他的嘴边不过几厘米,擦过鼻子的面巾纸半搭在电话机上。在道里区通达街上的另一家话吧里,记者发现本来是乳白色的电话已变成了米黄色,按键和扬声器处已经污渍斑斑。一个拿着冰淇淋的年轻女孩子一边打电话一边吃得津津有味,离开时冰淇淋的空盒就放在了电话机的旁边,而另一部话机的边上还散落着些许的瓜子皮。记者询问了多家“话吧”的老板,大多数人表示隔一段时间会清理话机,但不过是用抹布简单地擦拭而已。
市第一医院传染科的李医生说,“话吧”的电话机已经成了公共卫生的死角,病人打电话时,常常会将口腔中的病菌喷到话筒内,而健康人再接着打电话,就可能将这些病菌吸入口中、鼻内,引发疾病。此外,病人手上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都可能沾染在电话机上,导致流感、咽炎、流脑、皮肤病、肺结核、甲肝、乙肝等疾病的传播。李医生建议,消费者打公用电话时,嘴与话简要有一定的距离,不要用手握着送话筒,更不要用嘴接触送话筒,以免大量唾沫飞溅在送话筒上,或被送话筒上的病毒感染。打完电话,未洗手前切忌抓食物吃。“话吧”经营者应定期用专业的消毒液对话机进行消毒,最好给话筒处加贴卫生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