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7日电 6日,大庆市肇洲县的刘女士向本报编辑部反映,2006年七八月间,她和19岁的女儿曾在“苦力集中营”里度过了噩梦般的5天,在不停劳作的情况下,5天里只吃过3顿饭。
刘女士告诉记者,2006年七八月间,她和相依为命的女儿来到哈尔滨打工,租完房后她们便开始四处找工作。一天,通过报纸广告,母女俩发现了一个一天能赚50元钱、工资可日结的送货员工作。想到两个人一天能赚100元,刘女士和女儿特别高兴,随后便赶到香坊区香吉街16号及另一个招聘地点。接待她们的工作人员称送货员工作特殊,公司在上岗前必须收取一定费用,但干满一个月就能将各种费用全额退还。交完了500多元钱后,娘俩只剩下20元钱,但想到干一天活就能赚100元,母女俩决定当天就去义发源报到尽快赚钱。原本以为将开始全新的生活,但她们万万没有想到,在义发源的生活竟是一场噩梦——不但24小时无法休息,连吃顿饭都成了一种奢望。
细数5天里的3顿饭,刘女士几次哽咽。透过母女俩的5天经历,一个“苦力集中营”“吃人”的画面展现在记者面前。刘女士说,第一天一大早赶到义发源后,她们便被义发源宿舍的“张队长”派去香坊区卸货。队长让她们娘俩和4个男工人自己掏钱坐公交车去,称回来时再报销。当时一起去的工友兜里的钱都交费了,只有她身上有20元钱,她就花12元帮大家坐车。卸完货回到义发源后,“张队长”又派她们去“康师傅”仓库将冰红茶、绿茶等饮品搬运上车,随后又被派去随车送货。到一个地方后,她们按押运员的要求卸货,卸完一批又赶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卸货。也不知道去了几个地方,直到下午两三点钟她们才回到义发源宿舍。第一件事就是必须签字,之后她们吃了第一顿饭。刘女士说,她记得很清楚,除了大米饭外只有大头菜咸菜,当时一起吃饭的有30多个人,其中还有几个大学生。吃过饭后她们立刻又被派出去装货、送货,在以后的一天两夜里她们都没睡过觉,始终在市区内装车、卸车。
就在她们的胃被饿得几乎没有知觉的第3天早晨,母女俩终于在“苦力集中营”的另一个宿舍里吃到了第二顿饭——半生不熟黏做一团的面条泡酱油。刘女士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一起送货的司机见状,悄悄走过来塞给她们一个馒头和几个葱叶,母女俩这才吃上一顿相对“丰盛”的饭。吃过饭,工友们开始询问彼此的情况。攀谈中,刘女士得知许多工友都来自外地,有两口子一起来干活的,还有十几个勤工俭学的大学生。许多新来的人还询问她们工钱能不能日结,刘女士告诉他们自己和女儿还没领到钱。这时,看管人员立刻冲过来不准大家再说话。几分钟后,她们又开始去装卸“康师傅”饮品。到了深夜,她已记不清装卸了多少箱饮品,去了多少个地方,又累又饿的女儿早已脸色惨白。由于附近根本没地方可以买到吃的,她只好趁一家批发饮品的店主不注意时偷了一袋牛奶给女儿喝。
刘女士回忆,再回到义发源时已是第4天晚上6点多了,她们终于盼来了第3顿饭——面条和大头菜咸菜。当时女儿的身体再也挺不住了,为了要回交的钱
噩梦——5天只吃了3顿饭 逃生——一分钱也没要出来
和工钱,她向“张队长”申请让女儿回家,自己继续留下来。再三哀求后对方才同意,刘女士立刻给哈市的亲属打电话,把女儿接走。而她则又被派出去送货。第5天早晨,货车坏在了路上,原本以为这下可以回去休息了,谁知一辆面包车很快赶来,她又被送到另一个仓库去装“康师傅”的矿泉水,下午3点才回义发源。不一会有人来通知送货,还没来得及吃饭的她又被派了出去。工友中有人向队长提出想回家休息一天,“张队长”立刻大声吼道“在这儿不能休班,离家近的也不行!”
当晚7点多钟回到义发源后,刘女士和一起干活的几位工友便联合起来向“张队长”要日结的工钱。“张队长”的脸色立刻变了,大骂不止:“想要钱?是不是活腻了?!”想起之前听工友说过许多人要工钱都被打了,他们就没敢再提要钱的事。
意识到留在这里就是累死也根本不可能要到工钱,刘女士从“张队长”那里苦苦哀求借到5块钱,坐公交车偷偷跑出了义发源。刘女士说,当时与她一同离开的还有十几个工友,大家都庆幸“捡回了一条命”。
刘女士说,每当想起这5天的可怕经历,她都以泪洗面。本想赚钱维持生活,没想到一分钱没赚到,还搭了500多元的生活费,现在娘俩的生活更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