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水稻销售潮起潮落 今年全省水稻目前销售速度缓慢分析
2007-02-14 11:20:4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黄春英 王振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4日电 年关将近,农垦建三江分局红卫农场稻农张长山心情特别好。因为前段时间他抓住了卖粮的好机会,及时将自家产的15万多公斤水稻卖了出去,而且1公斤水稻卖到了1.60元。而他周围的乡亲就不如他幸运了,由于收购水稻的客商少,价格又降到了1.40元/公斤,他们生产的水稻不得不先压在手里。

  红卫农场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当前,正值新粮销售期,与玉米和大豆热销的形势相比,今年全省水稻的销售速度明显缓慢,截至目前,销售量刚超过六成,部分地区只售出了一半。而去年这个时候,我省的水稻已基本卖完。

  那么,是什么原因令一向好卖的水稻销售相对缓慢呢?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该怎么办、这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天气作恶水稻难卖

  省粮食局农村处处长吕朝文分析说,今年我省销售拖后的水稻是出米率低、水分高、等级较低的,而这主要是去年低温、冷害天气造成的。另外,当前水稻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去年,南方粳稻产量增加,使得南方一些粮食主销区先选择就近采购水稻,因此,我省外来客商少,前期水稻的出省量有所下降。而本地加工企业又因烘干能力不足,不能大量收购水分高的水稻,加之前期农民惜售,这些原因都使得我省水稻出现阶段性销售缓慢。现在全省大约有35亿公斤水稻尚未售出。

  当务之急防止坏粮

  作为我省的当家粮食品种,当前水稻不容乐观的销售形势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省粮食局数次下派工作组深入到各市县调查。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宣传,引导农民克服惜售心理,对水稻进行整理提等,防止坏粮。据吕朝文介绍,在调查中他们发现,绝大部分水稻经过晾晒降水,就可能提一个等级,而1公斤水稻提一个等级就大概能多卖4分钱。

  与此同时,众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敞开大门,为农民提供代烘、代晾、代保管粮食等服务,以提高粮食质量。目前,粮食部门正协调铁路部门,对我省的水稻运输给予倾斜,争取在春节期间也能保证运力。

  市场竞争以质取胜

  去年秋季我省水稻新粮上市以来,就呈现出因质量不同而价格分层的现象。质量较好的长粒品种价格明显偏高,1公斤比普通的圆粒品种高出2角钱,出米率高,水分低的圆粒水稻收购价格一直稳定在每公斤1.70元以上。采访中,一些粮食专家认为,当前我省水稻销售难题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的差异影响的不只是价格,还有销量。质量好的不仅能卖出去,而且能卖上好价。因此,这场水稻销售战役教会我们,市场竞争以质取胜,拥有粮食资源并不一定就是赢家,只有质优才能畅销。

  为防止因天气原因影响水稻质量,今年种植水稻就要从品种选择、育苗措施、收获方式等各个方面下功夫,应该提前了解天气特点,选择生长期适中的品种;在育苗期早育苗、育壮苗;根据成熟情况采取适当的收获方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由简单的粮食生产者变成了粮食经营者,这就需要改变过去一季卖粮的传统观念,树立常年卖粮的意识,以获取季节性差价。

  常年卖粮还要有长期储粮的准备。吕朝文说,现在很多农民都用老办法储粮,将收割后的水稻堆在地里,仅用一块塑料布一铺一盖了之,调查中发现这样的“落地粮”多数已有一层霉变,非常可惜。因此,树立科学储粮的观念,学习科学储粮的知识,以提质实现增收,也是这场水稻销售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