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4日电 春耕在即,眼下正是农民决定种植品种的关键时刻,13日,由省农委、大连商品交易所和省大豆协会共同主办的2007~2008年度我省主要农产品生产供求形势分析会,聚集了相关专家,对大豆、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求形势进行分析预测,为农民朋友的选择提供咨询。
据专家分析预测,今年种植玉米收益仍然较为可观,但增幅可能减少甚至不如去年,种植大豆的收益将较去年大幅提高,小麦收益高于去年,但仍然为最低。
黑龙江省天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经理马明旺说,近年来,因玉米需求增加,且上涨幅度大于大豆,预计2007年,会有更多的农民选择种植玉米,减少大豆种植面积。美国市场正对此因素进行炒作,故今年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减情况及2007年的天气情况成为影响今年秋季农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目前各家对此的预测数字相差很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今年大豆播种面积将大幅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将大幅增加。从国际市场看,一旦大豆播种面积减幅超过900万英亩,玉米播种面积增幅超过1000万英亩,将对今年的秋季价格形成重要影响。从国内市场看,因连续几年玉米种植效益明显好于大豆,预计2007年中国将继续扩大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大豆播种面积,从我省情况看,预计(民间调查)大豆减幅在20%以上,玉米播种面积增幅在10%以上。
中国玉米网总经理冯利臣认为,今年国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需求将全球性增加。由于新季玉米的收购价格起点较高,决定了后期的成本底线,预计今年国内玉米价格底部将继续提高。冯利臣说,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产区价格是理性回归,进入6月份以后,进入炒作天气阶段,价格可能会有所反弹,市场重新步入上升通道,反弹的力度看天气而定。国内玉米价格有可能在七八月份出现反季节下降,直至年末市场将迎来一轮新的上涨行情,并有可能开始大量进口玉米。
关于大豆,中国大豆网总经理刘兆福对农民的建议是,适应市场发展,尽早调整结构。按照大豆网的跟踪调查,我省食用大豆外销量已经超过油用大豆,建议各地农民重点发展高蛋白和双高大豆,并通过规模生产、专品种收购来提高收益。
针对当前销售价格呈拉大趋势的水稻,专家认为后市价格仍会有回升。省农科院总农艺师矫江说,从长远看,我省稻米有较大升值空间。增效的关键在于实现“区域化集团生产”模式,通过专品种规模生产,减少多品种混合米数量,增加优良食味米生产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