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5日电 14日,媒体刊发《恶臭老汤里捞出酸菜》一文,反映“黑酸菜”充斥并扰乱哈尔滨市酸菜市场,使居民食用安全受到威胁。专家提醒,无“QS”标志的酸菜一定不要购买。
记者从市质监部门了解到,国家质检总局从2007年1月1日起,对酱腌菜(含酸菜)等13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了酸菜生产的门槛,凡没有取得“QS”认证的酸菜生产企业一律禁止生产和销售酸菜。获得“QS”认证的企业对质检合格的产品需加印“QS”标志,没有加印“QS”标志的酸菜产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
执法者表示,这些“黑窝点”多隐藏在农村或城乡接合部或出租屋进行地下加工,由此造成监管难度大,监控效果难以到位,而且目前我国的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不够,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威慑力度不足,导致不法分子有恃无恐。法律专家认为,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定,但针对缺陷产品的防范和处理的规定缺少“细则”,可操作性差,法律上的盲点导致了对缺陷食品管理的低效与无序。所以,国家必须立即制定一部《食品安全法》,协调统筹各个部门,从重处罚,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如:一次发现,没收设备,工厂关门,企业负责人终身不得从事该行业,危害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接受刑事处罚等。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