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老张捐髓兑现爱心 17:139延续缺憾
2007-03-21 11:21: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1日电  题:老张捐髓兑现爱心  17:139延续缺憾

  2007年3月20日13时左右,志愿者、黑龙江大学副教授张军躺在医院的床上,他的血液正从采血管中流出,十几个小时后,从他体内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将被送到上海市瑞金医院,流入到一个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体内,去挽救那个16岁男孩的生命。这一壮举使张军成为省城各大媒体追逐的目标,同时3年来139名志愿者与病人HLA配型相同,却只有17名志愿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的现实也引发了人们思索……

  老张其人

  张军现任黑龙江大学副教授、《远东经贸导报》记者部主任,主持《老张看社会》等诸多节目,常被人们称其为“老张”。

  提起这次捐献,张军说,这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当时我捐的时候,还以为自己也许这辈子只能做个‘分母’,根本没想到会成为那个幸运的‘分子’。”“我不吸烟,但平时爱喝酒爱吃肉,可为了那个孩子,我还是把这些先戒掉了。每当馋的时候,我就想到现在我的身上还系着另一个生命,也就忍了。”

  20日,当针管从张军手臂取下时,他如释重负地说…… <<<<详情进入

  老张兑现爱心时间表

  2005年11月,志愿者张军被采集血样,经过检测。

  2006年夏天,他的造血干细胞资料被录入到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2006年11月11日,他得到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患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同。

  2007年3月16日,张军入院等待捐献。 <<<<详情进入

  困扰“骨髓捐献”因素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介绍,白血病的发病率很高,仅黑龙江省每年就有近1万新发病例,其中50%是青少年,而这1万病人中只有1%能找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省红十字会和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的有关人士认为,其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 <<<<详情进入

   139人配型成功 17人捐献

  黑龙江省分库建立3午以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HLA检测数据为25000人份,有139名志愿者与病人HLA配型桐同,经过管理中心动员后,最终仅17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详情进入

  没人捐献急,有人捐献还是急

   黑龙江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栾淑琴说:“没人捐时,为血样来源着急;有人捐了,为检测费着急;很多地市的采集都因为资金问题,已经在暂停,库里还有5000多等待检测”。<<<<详情进入

  捐献在法律与道德间游走

  目前,大部人都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无偿自愿的行为,不应从法律上约束。律师白涛告诉记者,自愿捐献不是买卖,不具强制性,只能是靠道德、舆论、信誉来约束。对于是否需要立法,白涛说,志愿者一旦改变主意,不再捐献,就使患者丧失最佳抢救时机,威胁其生命,国家应当尽早出台有关规范。 <<<<详情进入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