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伊春嘉荫县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2007-04-03 09:54:39 来源:东北网  作者:袁道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3日电 伊春市嘉荫县抢抓发展机遇,苦干实干,全面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进程。2006年,县属生产总值完成97397万元,同比增长15.6%。农业总产值实现64776万元,同比增长11.2 %。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830万元,同比增长30.1%,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财源建设先进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801元,同比增长8.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380元,同比增长9.5%。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嘉荫县把“三色经济”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通过培植农业特色产业,巩固和扩大“三色经济”成果,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2006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1.6万亩,粮豆薯总产量实现10.6万吨。种植优质大豆82.3万亩,同比增长2.6%。北药、绿色食品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全县北药种植和改培面积9.2万亩,实现产值5200万元;绿色食品种植面积38.8万亩,实现产值9500万元;积极推进绒山羊产业提质增效,提高绒山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县绒山羊存栏38.6万只,实现产值7100万元,为农民人均增收945元;切实加强民有林管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完成荒山荒地造林3.5万亩。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通过采取典型带动、民主决策、包扶帮建等形式,投入资金14319.9万元,全面推进“八项工程”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发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质的变化。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围绕“工业富县”目标,狠抓林木、矿产、农副山特产品等特色工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大企业项目申报、技术创新等方面扶持力度,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06年,全县地方工业增加值实现8517万元,同比增长19.4%。加快永安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制定完善了相关政策,使永安工业园区走上规范化运营轨道。目前,园区已落户企业12户,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基地规模。同时,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帮扶企业制度,重点扶持了4户产值超千万元和12户产值超500万元的民营企业。2006年,全县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实现76089万元,同比增长16.3%。

  第三产业活力增强。紧紧抓住汤嘉公路、口岸路竣工通车的有利契机,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努力培植知名品牌,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开辟了多条对俄旅游精品线路,对俄旅游持续发展。2006年,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组织出入境旅游团组104个、游客365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00万元。同时,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邮政通讯、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修订完善了《嘉荫县鼓励外来投资优惠政策》和《嘉荫县招商引资指南》,积极营造有利于引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发展环境。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实现12106万元。同时,紧跟国家投资方向,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上争取工作力度。对上争取实现21266.5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突出抓好对俄农业开发、经贸和交流三个重点,全力推进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伊春嘉荫对俄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签约额1080万美元;组织农民赴俄从事农业生产,耕种俄方土地3000公顷,对俄农业开发由2005年的大豆种植发展到小麦、玉米、西瓜和蔬菜等多个品种,赴俄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员达700余人。2006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020.6万美元,同比增长257.0%;对俄进出口贸易额实现631万美元,同比增长200.0%,再创历史新高。

责任编辑:高长利